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紅”閃耀疫情防控一線
春節臨近,無為在外返鄉人員增多,城鄉之間人員流動加大,面對繁重的防控任務,無為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積極響應上級倡議,通過網站、微信等平臺發出倡議,吹響了開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務的“集結號”,向社會發出招募志愿者投身抗疫的倡議。數萬名志愿者踴躍參與、義務奉獻,積極投身到疫情防控工作,在商場超市、居民小區、鎮村卡口、田間地頭,隨處可見一抹抹鮮艷的志愿紅。
“疫”無反顧 凝聚志愿合力
“章書記,社區需要志愿者嗎?我報名!”“我是都市花園小區居民陳志軍,我報名當志愿者,請予批準……”連日來,在無城鎮金河社區網格微信群里,一句句鏗鏘有力的“請愿”,讓金河社區黨支部書記章沛一次又一次紅了眼眶。
無城鎮是無為市的城關鎮,也是人口大鎮,在外務工人員眾多。轄區內各社區防疫工作壓力巨大,不僅是疫情防控工作第一道防線,還承擔著防控宣傳、人員排查、居家隔離家庭幫助等多項任務,但社區工作人手十分有限。這樣的“請愿”故事遠遠不止發生在金河社區,幾乎在全市每一個村(社區)都能聽到。
“看到團委招募志愿者的通知時,我毫不猶豫地報了名,雖然有一定風險,但在我看來,這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同時也是我不可推卸的責任!”1月20日,隨著無為團市委招募志愿者共同戰“疫”的“英雄帖”一經發布,便吸引了不少返鄉大學生、社區群眾的踴躍報名。今年19歲的池州職業技術學院的學生徐磊就便是其中一員。
“招募公告發出僅僅5分鐘,便有近300余名市民自愿參加,不少大學生還在返鄉途中,不然報名的人數會更多。” 無為團市委組宣部部長黃文惠說。像這樣的“招募活動”,正在無為市的20個鎮火熱進行著。
見“疫”勇為 守護健康安全
“阿姨,出門記得佩戴口罩,現在天氣冷了,要多注意保暖,當心感冒”“買感冒藥的話,這邊要登記下。”日前,無為市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理論宣講、文明新風、法律普及、脫貧攻堅、健康服務、文化惠民、快樂成長、綠色環保、專家指導等9支志愿服務支隊,組織志愿者對全市的藥店、診所進行了駐守,輔助商戶嚴格落實“發熱、止咳、腹瀉”類藥物的購買實名登記制度,倡導群眾遵守公共秩序,做好個人防護,并將督導經營者每天上報排查情況。
為了做好防疫宣傳,志愿者們每天還開著宣傳車、拿著小喇叭,穿梭在大街小巷,積極向居民宣講疫情防護知識以及注意事項,告知最新疫情防控信息。同時,上門入戶發放《春節期間回鄉人員疫情防控告知書》《致人民群眾春冬季疫情防控的一封信》,對全市20個鎮進行了全覆蓋,數十萬份的宣傳資料在2天時間內全部張貼和發放到位。通過微博、微信等網絡渠道,志愿者們積極轉發各級黨委政府相關決策部署和科普知識,引導群眾不信謠、不傳謠。
“大叔,公共場所務必戴口罩,不可掉以輕心。”1月21日,鶴毛鎮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者董倩對未戴口罩的村民進行勸導,同時,組織專人對正在營業的沿街店鋪、公共活動場所噴灑消毒液,并督促經營者做好日常防護和通風消毒,切實增強群眾安全防護意識和能力。
據悉,無為市在疫情防控中強化“網格化”管理,志愿者也是網格員,每天佩戴工作證巡查兩次,挨家挨戶上門排查;張貼防疫宣傳海報和告知書,對外省返鄉人員進行登記、掃安康碼驗行程軌跡,并將每日排查登記表報村(社區)委會匯總;同時還要監督外省返鄉人員,嚴格落實14天居家健康監測要求。
借“疫”倡議 推進移風易俗
春節前后本是婚嫁的好日子,但是疫情形勢嚴峻,為了避免新型冠狀病毒聚集性傳染,無為市各文明村鎮的志愿者們摸排出之前確定婚期的村民,逐戶到家中做思想工作,說服他們推遲婚期,村民們也都紛紛支持疫情防控工作,將婚禮延期。“本來想按著傳統招待親朋鄉親的,也想著好好熱鬧一下,日子也看好了,但是移風易俗志愿者找我說了幾遍了,考慮到疫情防控,我們就取消了婚宴,等疫情過后簡辦。”姚溝鎮村民張友林說。
1月14日,陡溝鎮陡溝社區邢獻宏的父親邢修慶不幸突發腦出血去世。按照當地農村傳統風俗,一家有白事,全村來幫忙,親朋好友都要到場。為最大限度阻斷病毒傳播的可能,村干部和村紅白理事會的志愿者上門進行勸導,邢獻宏當場表示“不辦宴席,不請親朋”。從老人去世到入葬只用了半天時間,親朋好友和鎮村干部紛紛為他點贊。
當下正值常態化疫情防控的重要時期,無為市通過大喇叭、上門、橫幅等多種方式宣傳疫情防控政策,耐心細致地入戶做工作,動員婚事緩辦、喪事簡辦快辦幫著辦,廣大黨員、群眾積極響應號召,扎實開展移風易俗,以實際行動防止疫情在紅白事中傳播擴散蔓延。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下一步,無為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將繼續組織志愿者,秉承“疫情需要,黨有號召,我有行動”的志愿服務精神,主動參與到宣傳引導、文明勸導、移風易俗、愛心互助等文明實踐在“疫”線志愿服務活動中來,匯聚志愿戰“疫”的磅礴力量。
責任編輯: 張黃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