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為市紅廟鎮:特色文明實踐經驗,開出精神文明之花
近年來,紅廟鎮不斷創新工作方法,立足紅廟鎮鎮情村史、紅色資源,持續摸索具有紅廟特色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經驗。通過建設“1+8+N”模式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匯集本土紅色資源,統籌社會力量,挖掘文化內涵,常態化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新時代文明實踐以及志愿服務活動,助力提升鄉風文明水平。
一、“1+8+N”模式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
為提高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標準與質量,紅廟鎮根據本鎮實際,創新采用“1+8+N”模式建設陣地,提升完善1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8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在新四軍七師紀念館、三級養老服務中心、美麗鄉村和綜合利用后的祠堂打造N個新時代文明實踐點。2023年1至9月,紅廟鎮1所、8站以及10個實踐點累計開展理論宣講、政策宣傳、移風易俗、文化藝術以及掃黃打非等各類文明實踐活動300余場,其中送戲、送電影、送圖書文化“三下鄉”活動、“樂享銀齡”志愿服務活動、“紅廟護苗”志愿服務活動以及“紅廟尋紅”特色志愿服務活動深受群眾好評,增強了紅廟居民幸福感、獲得感。
二、匯集旅游資源夯實文明實踐基地
匯集本鎮旅游資源,夯實文明實踐基地。紅廟鎮以紅色旅游資源和文明實踐深度融合模式打造文明實踐基地,不斷擴大紅色山水澗景區知名度,提升七師紀念館“紅色講堂”影響力,加強對新建的月牙大莊村史館、民俗館和蔣宏中心村蔣海云故居運維力度,著力夯實文明實踐基地,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特色空間。其中,七師紀念館于2023年成為無為市首批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旅游資源與文明實踐相輔相成,開出紅廟精神文明之花。
三、統籌社會力量壯大文明實踐隊伍
紅廟鎮將壯大文明實踐隊伍作為新時代文明實踐的主要抓手,統籌鄉村網格員、教師、醫護人員、文化工作者、道德模范以及“五老人員”等社會各方力量,合力強建理論政策宣講、文化文藝服務、助學支教、醫療健身、科學普及、法律服務、衛生環保、撫慰幫困、平安建設以及專家指導等10支常備志愿服務隊伍。立足本地實際,開設2個志愿服務項目:“紅廟護苗”關愛未成年人志愿服務項目以及“樂享銀齡”志愿服務項目;結合七師紀念館、抗大十分校紅色旅游資源,培育出1個特色品牌志愿服務項目——“紅廟尋紅”理論宣講志愿服務項目。社會力量共建文明實踐隊伍,為紅廟志愿服務增動力。
四、挖掘文化內涵豐富文明實踐形式
紅廟鎮具有光榮的革命歷史,聞名遐邇的抗日根據地新四軍七師師部舊址以及紀念館坐落在轄區內,同時紅廟鎮擁有1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元巷謝氏五彩燈,2類民俗文化——大項挑花籃舞蹈、團山李氏獅子燈。依托師部舊址以及紀念館,紅廟鎮常態化組織志愿者以及群眾代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紅色研學活動以及國防教育活動,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傳統節日,組織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民俗文化展演,豐富“我們的節日”內涵。通過充分挖掘本地紅色歷史文化、非遺文化以及民俗文化內涵,將文化與文明實踐相結合,豐富文明實踐形式,為紅廟文明實踐活動增添了一抹亮色。(通訊:孫世紅)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