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城鎮:激發物業服務“內生動力”,推動群防群治“事半功倍”
群防群治是推動基層治理出實效,滲透社會治理至末梢的重要方式。物業企業是與社區、群眾關系最為密切的市場主體,強化物業服務、為物業管理賦能是推動群防群治的重要路徑之一。
物業工作會議
強化物業服務,構筑群防群治“防護網”。無為市物業協會組織召開“群防群治”工作協調會,物業協會會長李勁松、副秘書長王教夏和各物業企業負責人等30余人參加。會議針對小區的治安管理、設備維護、消防安全和安全宣傳等方面進行深入討論。會上總結近幾年為推動群防群治工作,各物業企業負責人牽頭開展平安創建的宣傳工作,全面落實政府群防群治各項措施,使得轄區內各小區的治安環境更上一層樓。各物業企業表示接下來將集中精力:一是強化服務精神。樹立大局意識,服務意識,幫助業主解決困難,守護業主的生命和財產安全。二是強化宣傳指導。利用小區內部橫幅、微信群、物業管理小程序等多種途徑,增強居民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三、強化長效機制。完善工作制度,定期開展群防群治活動,組織督查隊伍,保障工作實效,形成長效制度。
反電詐宣傳
強化反詐宣傳,守好轄區居民“錢袋子”。當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形勢嚴峻,已經成為發案最多、上升最快、涉及面最廣、人民群眾反映最強烈的犯罪類型。今年以來,為認真落實電信詐騙宣傳教育活動,有效提高轄區居民對電信詐騙的識別和應對能力。各物業企業聯合無城鎮各社區共開展14場反電詐宣傳活動,現場向居民發放防詐騙宣傳手冊3萬余份,引導居民掌握必要的防范技能,保護自身生命和財產安全;志愿者為居民講述關于網絡電信詐騙實際案例,引導7萬多用戶下載國家反詐APP,幫助群眾有效識別詐騙信息,減少被騙情況發生;社區工作人員列舉常見詐騙手段,例如“網絡貸款”“刷單返利”“高薪職位”等提醒居民筑牢思想防線,捂緊自己的錢袋子。
入戶化解矛盾
強化矛盾調解,架起鄰里關系“溝通橋”。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鄰里關系處理得是否妥當關乎社區乃至社會的和諧穩定。鄰里守望、相互幫助不但有助于社區生活環境的美化,更有助于社會治安的群防群治。無城鎮各物業企業主動作為,參與調解居民之間產生的“小矛盾”,避免惡化發展為“大問題”。當居民發生矛盾時,物業工作人員立即聯合志愿者和社區網格員上門了解實際情況,擔當居民“調解員”,通過“情、理、法”多方面分析利弊、引導矛盾雙方達成共識,加快糾紛的化解進度。今年以來,無城鎮轄區物業共排查化解各類矛盾糾紛事件20余件,化解率達95%以上,充分發揮“物業吹哨,社區報到”機制,真正實現群眾矛盾“不出門”,群防群治“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環境整治
強化環境整治,共創美好都市“桃花源”。抓好文明城市的創建工作,社區內部環境整治尤為重要。各物業企業聯合無為市龍馬環衛、社區文明實踐站集中開展整治“違規小菜園”活動。一是高度重視,積極動員部署。召集環衛工人、社區工作者和志愿者共同參與,切實將整治違規種菜行動作為鞏固文明城市創建成果的一項重點工作來抓。二是全面排查,廣泛宣傳告知。針對各大小區內部及周邊違規種菜行為進行全面摸底,針對小區性質和種菜居民年齡采取上門走訪和張貼限期整改通知書的方式告知,盡快清理違規“菜園子”,保護小區環境人人有責,嚴禁“毀綠種菜”。三是集中行動,確保整治到位。針對逾期未清理的“菜園子”,統籌安排人力,迅速清理鏟除,專車搬運清理。此次整治活動共召集志愿者等200余人,設置告知牌100塊,發放整改通知書200份,累計清理近30處“小菜園”,清理面積達600平。四是鞏固成果,加大巡邏力度。物業增加人力投入,重點小區細化網格進行巡邏,全方位全時段保護小區綠化環境,營造環境優美、空氣清新的生活氛圍。(趙京京)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