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為市昆山鎮澗李村:村規民約促文明 移風易俗入民心
近年來,昆山鎮澗李村以鄉村治理為著力點,把勤儉節約、和美鄉村、宜居村莊等方面內容寫入村規民約,深入推進移風易俗,積極倡導文明新風,提升村民文明素養,發揮優秀村規民約典型引路、輻射帶動的激勵作用,推進基層治理。
“村里沒有制定村規民約之前,村民環保意識薄弱,亂堆亂放、家禽散養現象屢見不鮮。這幾年村里變化真的很大,不僅環境改善了很多,鄉親們的環保意識也提升了。”昆山鎮澗李村兩委李琴高興地說。
“澗李村通過紅白理事會號召大家共同遵守村里‘喪事簡辦、婚事緩辦’規定;設立善行義舉榜,對助人為樂、尊老愛幼等凡人善舉進行表揚,對不遵守村規民約、損人利己等行為進行告誡;推行‘積分制’,將村民是否遵守村規民約與集體資源承包、金融信貸等權利、義務相掛鉤。在推進移風易俗工作中,澗李村黨員干部發揮模范帶頭作用,以身作則、率先垂范,通過實際行動履行自己的責任,和群眾一道守好村規民約。”澗李村黨總支書記馬力表示。
走進澗李村,一院一景,一戶一韻,庭院內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繪出一幅幅美景,處處展現著推行村規民約帶來的可喜變化。澗李村的村規民約中,和美鄉村建設是其中一條,村里定期開展“美麗庭院”評比,通過開展“門前三包”、垃圾源頭分類等人居環境整治工作,致力“約”出鄉村人居環境新風貌。同時,澗李村還積極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在村里進行日常衛生清潔活動,以實際行動引導村民參與村莊環境整治,形成共建共享治理新格局。
通過修村規、定民約、樹新風的方式,構建村民自治的良好氛圍,讓村民從鄉村治理的“旁觀者”變為“當事人”,推動和美鄉村建設既有“面子”又有“里子”,既有“顏值”又有“氣質”,也“約”出了一條移風易俗和美鄉村的新路徑。
責任編輯: 吳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