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為市洪巷鎮:深化移風易俗 共塑文明鄉風
藍天白云之下,綠水青山之間,紅瓦白墻錯落有致,前庭后院鮮花盛開,栩栩如生的文化墻,平坦整潔的柏油路,蔬菜綠油油、菊花淡淡香。初冬時節、漫步在無為市洪巷鎮羅山村,一幅美麗鄉村的畫面映入眼簾。今年以來,羅山村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以弘揚社會主義新風尚為目標,堅持破立并舉,培育教悌和睦家風,倡樹婚喪嫁娶新風,營造文明和諧村風,為建設富裕文明和諧美麗的羅山村提供了精神動力和道德支撐。
圖為黨群文化廣。
聚焦村規民約,宏樹新風尚。“娶媳婦,聘金、禮金都降低了;老人去世也不大操大辦了,經濟負擔減輕了。”羅山村貧困戶王義付如是說。羅山村制定規范了涵蓋社會秩序、社會公德、村風民俗等各個方面的村規民約,并成立了由5人組成的村移風易俗工作領導小組,建立健全“一約四會”,推選出政治素質高、群眾威信高、熱心為群眾服務的老黨員、老干部、老教師為理事會成員,實現有人管事、有章程理事,機制健全、服務規范的移風易俗長效機制。與每家每戶簽定承諾書,要求紅白喜事申報備案簡辦,引導村民破除陳規陋習,使移風易俗成為行動自覺。
圖為志愿者張貼好婆婆標牌。
聚焦宣傳教育,傳遞正能量。“實現復興夢,全靠黨領導”“吸食毒品者,是人不像人”……這是羅山村村廣播站及LED電子屏反復宣傳的內容;他們以生動的語言、通俗的白話,教村民為人處世的道理,傳承民族文化,弘揚主旋律,傳遞正能量。通過召開村黨員大會、村民代表大會、田埂會、院壩會、微信群、送戲下鄉、志愿者入戶等形式,廣泛宣傳移風易俗理念和村規民約內容,做到家喻戶曉;并號召廣大黨員干部積極行動起來成為倡導者、踐行者。在村道、廣場、村綜治中心等村內顯著位置上墻公布,并通過文化墻、橫幅、宣傳欄、發放倡議書、送戲下鄉等形式倡樹文明新風。積極開展星級文明戶、道德模范、好婆媳、最美庭院等身邊典型評選和表彰活動,讓群眾學有榜樣,形成崇德向善、和諧向上的村風民風,真正把移風易俗活動內化于心、外踐于行。
圖為送戲下鄉活動。
聚焦黨員示范,黨風帶民風。黨風正,民風淳;黨員干部當以身作則,肩負起時代賦予的責任和使命,樹立新風榜樣。羅山村嚴格執行黨員干部操辦婚喪喜慶事宜報告制度,嚴禁大操大辦,收受禮金,借機斂財等行為。有著近50年黨齡的前王自然村村民王先春,多年前曾擔任過村支委及村集體煤礦負責人,生前十分支持移風易俗,再三叮囑子女,自己后事要簡辦,希望通過自身行動來影響和感化村民。在王先春等老黨員的帶動下,羅山村的社會風氣開始好轉,涌現出喜事新辦、喪事簡辦、投身公益事業的新風尚。( 徐小松)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