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為市洪巷鎮:濃濃煙火氣 滿滿鄉愁情
培育文明鄉風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洪巷鎮堅持把鄉風文明建設作為促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和有效載體,高起點布局、高標準規劃、高質量推進移風易俗、提升人居環境、挖掘文化潛力,讓群眾“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讓鄉村生活充滿煙火氣和精氣神,不斷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滿足感。
圖為在羅山村文化廣場舉行的道德講堂暨好婆婆好媳婦表彰會
聚力移風易俗,返璞歸真。該鎮著力鞏固“安徽省文明鎮”創建成果,以新時代文明實踐為平臺,依托各類志愿服務,扎實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劃定移風易俗“硬指標”。建立健全村規民約和“一約四會”,充分發揮村民理事會和紅白理事會作用,大力提倡喪事簡辦、喜事新辦,反對鋪張浪費。全鎮1500余名黨員落實婚喪嫁娶備案制度,突出黨內管理,強化黨外監督,督促黨員干部身先表率,厲行節儉。大力開展“無為好人”“文明戶”“好婆媳”“最美庭院”等評選表彰活動,讓群眾在潛移默化中接納、倡導文明科學新生活。
圖為龍泉村徐雪銀家的美麗庭院
聚力環境整治,生態宜居。鎮黨委以創建“安徽省衛生鎮”為契機,將生態環保納入重點工作,定期召開專項工作推進會,及時學習生態環保新精神,守牢生態底線。著力將污染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投資1800余萬建成集鎮污水處理終端,完成13個中心村污水一體化地面建設,基本實現鎮域內污水處理全覆蓋。環保治理扎實開展,共計排查9家“散亂污”企業,均已做到“兩斷三清”或取締關閉,全鎮6家生活性燃煤鍋爐已完成改造,其他11家生產性燃煤鍋爐已完成生物質鍋爐改造。綠色產業發展迅速,截至現在,全鎮蓮藕種植12000多畝、稻漁及藕漁綜合種養6000多畝、荸薺3500多畝、薄殼山核桃2000多畝、黃菊花近100畝,并被評為“安徽省森林城鎮”。
聚力文化傳承,成風化人。革命英雄、愛國將軍戴愛瀾,中國現代白話文先驅、五四運動干將李辛白都誕生于洪巷。抗戰時期,敵、我、頑三方在洪巷大地上激烈戰斗,新四軍在洪巷留下了許多可歌可泣的戰斗故事,第八批國家文保單位戴愛瀾故居、戴愛瀾紀念館、李辛白紀念館、何也烈士墓、無南五區區委舊址等,都是洪巷鎮得天獨厚的紅色資源和悠久綿長的文化底蘊。先后開展了聆聽革命故事、誦讀紅色經典、繪制主題文化墻,舉辦青年夜學堂、建設文化廣場等一系列特色鮮明、內容豐富的主題活動;并將紅色教育與中小學生愛國主義教育、新時代農民提質教育相結合。著力將紅色資源、文化傳承與農旅發展有機融合,承載和延續煙火鄉愁。(徐小松)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