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風易俗“四個起來”助力疫情防控
無為市將移風易俗宣傳引導作為阻擊疫情、群防群治的重要工作內容之一,積極引導廣大群眾摒棄陋習,提升鄉風文明水平。
志愿力量“聚”起來
疫情發生后,無為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20個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276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依托村民議事會、道德評議會、紅白理事會、禁毒禁賭會農村“四會”組織力量,廣泛組織老支書、老黨員、老教師、鄉賢人士等成立巡邏隊,宣傳文明新風尚,對摸排到有紅白喜事的家庭,第一時間上門勸導。紅廟鎮組織全鎮283個自然村“四會”成員近千人,走村入戶,既發揮“四會”組織的職能作用,又承擔起疫情防控責任。
宣傳引導“活”起來
各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利用村廣播、小喇叭、流動宣傳車、村務公開欄、微信群、一封信等多種渠道和形式,宣傳普及疫情防控知識,倡導遵行良好鄉風民風,引導群眾紅事緩辦、白事簡辦,最大限度降低疫情防控風險。組織創作《抗“疫”快板》《防控知識大鼓書》《廬劇抗擊疫情》等系列作品,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群眾聽得進、記得住。無城鎮、洪巷鎮、鶴毛鎮聚焦重點區域、人群,利用“高科技”無人機空中巡邏喊話,快速實現區域全覆蓋,做到了移風易俗宣傳“全方位”“立體化”。
婚喪嫁娶“簡”起來
市文明實踐中心發布《疫情防控文明八條》,倡導廣大群眾爭做移風易俗帶頭人,紅白喜事不大辦。對轄區內的各類紅白喜事宴請行為進行逐一排查,建立臺賬,督促事主紅事延辦、白事簡辦,為疫情防控“讓路”。無城鎮黃閘村村民陳俊生和未婚妻商定取消婚禮宴席,不用大排場車隊,新郎騎車去“接親”;姚溝鎮五洲村村民胡亮主動取消婚宴,煮碗喜面,在家成親。截至2月底,全市停辦各類宴席3646場,取消新婚儀式1028戶,延遲婚期725戶,喪事簡辦501戶,有效阻斷疫情傳播途徑。
文明新風“樹”起來
廣大農村群眾在參與中改變觀念、在實踐中提高認識,涵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人居環境更優了,家家戶戶主動參與環境整治,鏟除病毒滋生土壤,房前屋后垃圾亂扔、污水亂排、柴草亂堆、畜禽散養現象不見了。守望相助風尚更濃了,廣大村民爭做左鄰右舍的守護者、貼心人,主動為隔離家庭跑腿代購,給孤寡老人、貧困戶捐資送物,幫助抗“疫”戰場上的醫護人員、一線人員照看家人。昆山鎮雙河村村民鮑勝軍主動請纓,連續28天為本村16戶居家隔離人員義務采購生活用品。健康生活理念更深入人心了,健康理念和傳染病防控知識得到廣泛宣傳普及,市法律普及志愿服務支隊自編自導自演15期疫情防控普法小視頻,利用電視臺、智慧無為APP、無為發布、文明無為等微信公眾號對外展播,讓拒食野生動物、“公筷行動”“光盤行動”日益成為村民自覺行動,節約適度、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更加深入人心。
責任編輯: 侯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