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業貴:二十六年不離不棄 用愛與擔當撐起整個家
張業貴,女,1968年7月出生,漢族,現為泉塘鎮郭巨山村村民。1997年,丈夫因車禍導致雙腿殘疾,公公因此備受打擊臥床不起,還有年僅8歲的孩子,一家四口所有的生活需要以及就醫治療的經濟壓力都重重地壓在她一人肩上。但她從未放棄,照顧殘疾丈夫,無微不至;撫育孩子,關懷備至;侍奉公公,任勞任怨;去農場務工,補貼家用。二十六年來,她用愛與擔當撐起這艱難的家庭,用一點一滴的付出詮釋著孝老愛親。
一聲霹靂撕晴天
30年前,張業貴的丈夫童天勛開貨車掙錢養家,她在家相夫教子,公公幫忙燒菜帶孫子,一家人也算幸福美滿。然而天有不測風云,一場交通事故讓這個本該一直幸福的家庭陷入無盡漩渦之中。1997年,在外開車的丈夫途經劉渡鎮時,被對向車道逆行的一輛大貨車迎面撞上,慘烈的車禍導致童天勛脊椎以下高位截癱,往后的日子只能在床和輪椅上度過。聽到這一噩耗,張業貴眼前一黑癱軟在地;而正在田里干活的公公在知道這一消息時,經不住打擊也一病不起。張業貴面對上有臥床老人,下有年僅8歲的兒子,中間還有癱瘓在床的丈夫,一家四口所有的生活需要以及就醫治療的經濟壓力都重重地壓在她一人肩上。這一年,她才29歲。
一副弱肩挑重擔
面對眼前的困境,張業貴陷入極大的痛苦與迷茫之中。她一點點接受殘酷的現實,一步步挑起家庭的重擔。26年,在9000多日復一日的忙碌里,張業貴起早摸黑,在用勤勞的雙手操持這一家四口的生活,用大愛與擔當撐起這個即將支離破碎的家。每天早上天還未亮時,張業貴就早早起床,買菜做飯燒水、服侍臥病在床的公公和丈夫梳洗、送孩子上學、清洗晾曬衣物,等家中一切安置妥當后,還要急匆匆地到村里的農場干活掙錢養家。等到夕陽斜照之時,她才拖著疲憊的步伐去接孩子回家和做晚飯。好在孩子聽話懂事,一直努力學習,不讓父母操心。在學習之余還幫母親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周邊的鄰居們時常會看到,稚氣未脫的孩子在洗衣淘米。同時,在母親的熏陶下,孩子培養了吃苦耐勞、勤勉踏實的優良品質,成家立業后,經常回家幫忙,贍養父母,張業貴一家的生活越來越好。
一生一世相廝守
10年前的一天,公公病情加重,他深感時日不多,老淚縱橫跟守在床前的張業貴說:“業貴,這些年你受太多苦了,我們童家對不住你,要不是你,這個家早散了。”張業貴紅了眼眶,抽泣著說“您是我公公,天勛是我丈夫,為了這個家我什么都愿意!”不久,公公去世,臥病在床的老公成了她最大的牽掛。在張業貴的悉心照料下,童天勛從最初的萎靡不振到現在的積極樂觀,原本高位截癱的他已經能自己推輪椅出行,有時還會自己縫補衣服。
張業貴,一位普通的農村婦女,26年不離不棄、悉心守護,用愛與擔當撐起這艱難的家庭,用一點一滴的付出詮釋著孝老愛親。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