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開武:扎根一線二十載 技術攻關助力企業節能
汪開武,男,漢族,1986年9月生,中共黨員,大學專科學歷,安徽華能電纜集團有限公司生產車間主任。汪開武大力弘揚“工匠精神”,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通過刻苦鉆研,從1名操作工成長為電纜技能高手、車間主任,在2022年市級電纜技能競賽中榮獲第一名。他是攻關者。以“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和敬業精神,帶領攻關企業技術難題,成功實施“內外護套一次成型大截面金屬屏蔽軟電纜”優化項目,每年為企業節省費用超100萬元。他是領路人,牽頭設立勞模工匠創新工作室,利用休息時間,開展技能人才培訓,帶動車間人才隊伍整體素質提升,培育賴永超、肖尚東等一批技能人才。此外,他還積極利用業余時間參加各類公益活動。2024年榮獲安徽省五一勞動獎章。
“汪開武是我們公司一名老員工,作為車間主任,今年榮獲省五一勞動獎章,這是他個人無上光榮,也是我們公司全體員工的榮譽。”安徽華能電纜集團有限公司工會主席王潔然介紹道。
“追求卓越、精益求精”,這是汪開武的座右銘。自2001年進入安徽華能電纜集團有限公司工作以來,二十三年在一個崗位,他一直就是這樣自我要求,這種情懷有著對電纜事業的一顆匠心。作為生產部車間的一線員工,汪開武在生產工藝技術改造上始終保持著一股“牛”勁,哪里有“瓶頸”,哪里就有他刻苦攻關的身影。2023年10月在 “內外護套一次成型大截面金屬屏蔽軟電纜”優化項目中,他與團隊一道,了解生產、設備、材料、工藝等方面性能,認真核對每個工藝參數,不容許絲毫的誤差產生,每一根電纜生產流程都排查,不容許有一點閃失,經常加班到深夜,最終不負眾望,不僅優化了設備,而且節能降耗,每年為公司節省費用超100萬元。一路走來,十分辛苦。為了達到目標,他經常忘我地工作,一步步實現工藝的改進,產品的更新。面對令人欣喜的成績,他總是淡然地說:“成績只能說明過去,未來任重而道遠。”
“勤奮好學、提升自我”,這是他的自我勉勵。汪開武出生在高溝鎮一個農村家庭,2001年高中畢業后直接進入安徽華能電纜集團有限公司車間工作,在他的心底一直有著成為電纜標兵的夢想。在他的不懈努力和刻苦鉆研下,從對電纜制造一無所知,到成為一名電纜技能高手,同時相繼獲得大專學歷、本科學歷。
一說起汪開武,車間員工都由衷地豎起大拇指!都說他是一名“學習狂”。在2022年蕪湖市電纜技能競賽中,他利用電纜檢驗絕技絕活,比同行高出一個層次,榮獲大賽第一名,并獲得蕪湖市五一勞動獎章。汪開武激動地說:“通過競賽,個人技能水平得到不斷提升,未來希望在更多這樣的平臺上展示自我。”
“愛崗敬業、甘于奉獻”,這是他的執著理念。二十多年來,他一心撲在事業上,兢兢業業。2020年遇到的車間新電纜技術難題,困擾了他一個星期。他虛心請教技術部,每天跟車間工人一起試制、送檢,終于找到理論計算與實際操作差異存在原因,解決問題,從而提高產品質量。他的敬業態度深深地感染著身邊的每一位員工。他在車間創建勞模工匠創新工作室,利用休息時間,大力推進技能人才培訓,帶動車間人才隊伍整體素質提升,孵化出賴永超、肖尚東等一批拔尖技能人才。正如他常說的一句話:“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也是這種精神激勵同行職工愛崗敬業、爭創一流,爭做新時代“知識型、技能型”產業工人。
在公司困難職工互助活動中,他帶頭個人捐款;在新冠疫情、防汛抗洪時,他勇挑重任,積極響應,根據高溝鎮黨委、政府的安排部署,牽頭成立勞模突擊隊,不顧個人安危,全身心投入到疫情防控、防汛救災雙線戰役中。空閑時間,他還積極參加單位和鎮組織的志愿服務活動,比如參加道德講堂志愿宣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教育活動、志愿幫扶老年群體等。他用自己的行動彰顯勞模工匠的先鋒本色。
汪開武精湛的技術,執著、堅守、奉獻和精益求精的精神品質,正是新時代的“勞模工匠精神”的體現。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