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啟富:投身應急救援14載 奉獻社會服務群眾無怨無悔
黃啟富,男,1966年10月生,中共黨員,無為市曙光救援隊理事長。2010年起,黃啟富利用業余時間參與救援救助活動。他致富不忘鄉鄰,2014年,在外創業的他回到家鄉,積極參加扶危幫困、關愛留守兒童等志愿服務。2021年,他出資發起公益組織“無為市曙光救援隊”,3年時間里,先后參與救援、保障任務260余起,直接救助人員100余人,受益人群1500人。
不畏艱險,練就過硬的救援本領
水域搜救、山野搜救、高空救援、地震救援……這些年來,黃啟富同志參加了許多公益救援,每一次都以不畏艱險、甘于奉獻的精神守護著生命。除了有一顆不畏艱險的心,他還擁有過硬的救援實力。黃啟富同志在陜西經商期間,加入了剛成立的陜西省曙光救援隊,便有了后來的故事,跟著總隊參加實戰救援和培訓工作,讓他對應急救援有一定的實戰經驗,除此之外,他還酷愛參加戶外攀爬、戶外徒步、露營等活動,時常在山林中穿梭和活動,讓他掌握了一定的戶外生存和救援技能。
2010年中秋時節,黃啟富同志參加了一群30多人組團戶外“驢友”去了陜西大箭溝,三疊瀑里飛流直下,水擊潭石,其深莫測,山澗被秋水打磨后的五彩石頭特別光滑,一個9歲小男孩,在數米外滑倒水里,轉眼間被沖下了瀑布,湍急的河水夾裹著孩子順流而下,不曾想,河床下游是三連瀑布,落差足有數十米,孩子隨即跌入了瀑布下的深潭,寒冷的潭水使孩子一下子痙攣了。事發太突然,正當大家不知如何是好時,一旁的黃啟富同志沒有絲毫猶豫,立刻跳入深潭中去解救母子倆人。冰冷的潭水,湍急的漩渦,使人無法站立,母親看到孩子瞬間被激流卷走跌入深不可測的潭水,她顧不上思考自己會不會游泳,能不能救活兒子,立馬跳入漩渦里,急流沖打著她們,黃啟富憑借著常年戶外運動的經驗,用盡全力將母子二人搶救上岸。該救人事跡被當地廣為流傳。后來有人問他為什么會第一時間跳下冰冷潭水救人,黃啟富只是搖搖頭說不管誰遇到這種情況都會這樣做的。
2014年回到無為后,黃啟富的心中一直有一個信念,要讓救援隊的星星之火溫暖更多需要幫助的人。于是,2021年黃啟富同志以個人名義出資3萬余元成立了無為曙光救援隊,只要是在應急救援現場都會看見他的身影。近3年以來,參加應急救援保障工作20余次,防汛備勤及險情巡查等任務達40余次,累計服務時長達200多個小時。同時,黃啟富積極組織森林消防,礦山安全救護,飛行救援,雪山及巖洞體能訓練等各項專項演練活動。
2020年,無為普降特大暴雨,洪水肆虐,內河水位超歷史最高紀錄,嚴重威脅著境內121萬人民的生命財產和百萬畝良田安全。危急時刻,黃啟富同志向陜西曙光救援隊發出邀請,集結44名經驗豐富的救援隊員,攜帶救援艇、發電機、水泵等設備和生活物資投入抗洪搶險工作。他還以個人名義捐贈 3600元作為救災裝備補給。
熱衷扶貧濟困,投身愛心公益事業
黃啟富同志特別關心社會公益事業,近年來,他做了大量關注民生與奉獻社會的善行義舉。他不僅以個人名義親自前往鶴毛鎮萬年臺村、赫店鎮油坊村為當地貧困戶捐贈,還為一線職工開展高溫“送清涼”活動。主動牽線搭橋社會各界愛心人士,幫助劉渡農林村貧困戶銷售托管飼養白鵝160只。投身關愛貧困留守兒童公益活動,前往教子灣小學、襄安鎮襄川小學捐贈圖書共計1000余冊、開展結對共建走訪王福社區慰問困難群眾和困難黨員捐贈5000元、專題主題黨日暨“我是黨員我幫你”結對幫扶志愿活動,捐贈幫扶金7000元、2023年組織支部向邢朝慶紅色紀念館捐款2000元,助力紅色教育基地建設。這一系列公益幫扶行動,不僅溫暖貧困群眾的心靈,也展現出該同志努力為困難群眾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的初衷,努力踐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精神,他用實際行動向我們展示了奉獻社會的責任擔當和為民情懷。
學習雷鋒做好事,行業上下樹
2020年初,針對疫情的暴發,黃啟富同志迅速召集救援隊員展開救援保障志愿服務行動,2022年4月22日組織愛心捐款7600元購買防疫物資,前往高速路口疫情卡點慰問一線抗疫工作人員。黃啟富同志積極響應疫情政策,堅持復工復產和疫情防控兩手抓,一方面為工作人員提供足夠的安全防疫物資,加強人員管理,做好返崗人員隔離及體溫監測,第一時間組織全體職工接受新冠疫苗接種工作。另一方面積極組織疫情防控愛心捐款2萬余元,表達對疫情防控的關心和支持。
2022年無為突降大雪,造成無城多處路段交通受阻。無為市曙光救援隊積極響應市委、市政府號召,第一時間調用鏟車無償支援市城管局對城南片區開展掃雪除冰行動,出動15名救援隊隊員配合市應急管理局負責清理狀元橋至金塔路人行道積雪,快速恢復道路通暢,方便廣大市民出行,保障交通安全。
堅毅的紅色,勇往直前的身影,是黃啟富同志及其救援隊友們每每出現在救援保障現場時給人們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正是他和隊員們憑借著無私奉獻、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留下了一個個動人的凡人英雄故事,黃啟富深知自己肩負著重要的使命和責任,他將會一直在這個平凡的位置上默默耕耘、發光發熱。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