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玉蘭:以“孝”“愛”傳承良好家風
人物簡介:曹玉蘭,女,1970年6月出生,無為市高溝鎮新溝社區衛星組村民。
事跡簡介:曹玉蘭,一個普通農村婦女,她用三十二個春夏秋冬,詮釋“孝”和“愛”的傳統美德。自從走進這個新溝社區,走進這個家,便用她的年輕、聰穎、吃苦、孝心努力盡好一名妻子、媳婦和母親的職責,是鎮上遠近聞名的孝順媳婦。
正 文:
曹玉蘭自從走進這個新溝社區,走進這個家,便用她的年輕、聰穎、吃苦、孝心努力盡好一名妻子、媳婦和母親的職責,是鎮上遠近聞名的孝順媳婦。
孝老愛親,家庭和睦育幸福
自結婚之日起,曹玉蘭就一直跟公公、婆婆生活在一起。那時二老均已年過六旬,體弱多病,曹玉蘭像照料自我的父母一樣照顧著公公、婆婆。婆婆身體不好,丈夫又工作繁忙,照料婆婆的重擔就落在了她的頭上。冬天,為了讓老人吃熱乎飯菜,曹玉蘭用一個小盆倒半盆開水,將飯菜放入盆內溫著。她盡心盡力照顧老人,從沒叫過一聲苦,也沒喊過累。年復一年,她無怨無悔,在她心中,丈夫的母親就是她的母親,照顧婆婆就是她的職責。
一個媳婦對婆婆的孝心,就如同加在身上的一件新衣裝,時間久了,親戚鄰居都會看到,也都會被她的舉動所感動。曹玉蘭一位普普通通的家庭婦女,為我們所傳遞的是尊老、愛老、敬老、助老的良好風氣和正能量。尊老敬上,互助互愛。多年來,她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孝道,印證著她的孝心,展現了一個農村婦女淳樸真誠的坦蕩情懷,詮釋著一個農村婦女的友愛、善良的美麗形象。
勤勞致富,勤儉持家奔小康
都說成功的男人背后總會有一個女人。曹玉蘭總是默默與丈夫站在一起,支持丈夫的工作。她的丈夫朱林是個土地承包大戶。曹玉蘭就與丈夫同耕同種,在他們的經營打理下,四畝承包地成為本村的高產樣板田。他們在豐產增收的同時,他們也不忘向鄰里們傳授科技種田知識,推廣良種,被村民親切地稱為“種地行家”。
曹玉蘭勤儉持家,合理安排家庭收支,從不鋪張浪費。一家人穿著樸素,家里用的桌椅、沙發等家具都是最普通的木制用品。走進曹玉蘭的家,你會感覺到有一股農民質樸的氣息,可是簡而不亂,物品的擺設井井有條,環境整潔舒適。
和諧鄰里,傳承家風尚文明
曹玉蘭在生活中,團結鄰里,總是為別人著想,樹立榜樣,影響著全村每一個人。她與親朋鄰里友好相處,做到以誠待人,不計小節。大家都覺得她十分親切,很有親和力。每當左鄰右舍遇到急事,她都會及時趕到,無償勞動。下雨了,人家都往家里跑,可她想到有誰家的糧食還在外面曬著就幫忙裝袋往屋里背。誰家蓋房子缺少人手,她就主動去幫忙做飯……她總是跑前跑后,盡自我的全力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每當鄰里鄉親身患重疾,她都會及時去探望,伸出援助之手,村上組織的各項公益活動她都積極參加。
溫馨的家庭是和諧社會動力的源泉,曹玉蘭用她的實際行動弘揚了中華民族傳統孝道的精神。她的愛發自于內心。在村民的稱贊中,她顯得更加簡單樸實,她的愛慢慢地沉淀得更深了,沉淀在和她相伴相守三十多年的丈夫的心里,沉淀在愛她的女兒心里。(汪紅 班書琴)
責任編輯: 吳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