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榮梅:基層教師默默奉獻20余載,愛生如子傾注青春年華
張榮梅,中共黨員,無為市杏花泉中心小學城東分校教導主任。從教二十四年來,她始終以德為先,以責為重,以生為本,用心做事業,用愛做教育,譜寫了一曲曲奉獻之歌,受到領導、同事的一致好評,得到學生、家長的廣泛認可。她先后榮獲“無為市優秀教師”“無為市骨干教師”“蕪湖市骨干教師”等榮譽稱號;指導學生參加蕪湖市第二十九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獲二等獎,指導學生參加蕪湖市少兒科學幻想繪畫比賽獲三等獎。指導學生參加安徽省青少年兒童科幻畫比賽中獲三等獎。其撰寫的論文《尊重學生個性實施有效教學》和《讓科技之花綻放數學課堂》獲評蕪湖市一、二等獎。這些榮譽的背后,正是她無數個日夜辛勤耕耘的結果,也不斷地在鞭策她要繼續揚帆起航。
自1999年參加工作以來,張榮梅始終堅守在教育的最前線;始終秉持著“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理念教書育人,以母愛之心孕育桃李芬芳。風雨二十四載,從青絲到白發,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著教育者的不平凡的故事。
用情感澆灌祖國未來之花
1999年7月,張榮梅師范畢業來到無城鎮三河小學任教,這所學校雖然位于無為城區,但是招生對象主要是郊區孩子,父母都外出打工,留守兒童占絕大多數。留守兒童由于長期缺少家庭關愛,變得孤僻、少語、自卑,對學習缺乏自信心。
張榮梅班上有一位學生李軒,成績一直墊底,自卑內斂,經常一天一語不發,穿得也是邋遢不堪。李軒的爸爸生病去世,媽媽精神受到刺激需要吃藥維持,時有犯病,李軒常年和年邁的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家里生活主要靠70多歲的外公打零工維持。了解情況后,張榮梅立即向學校反映,將李軒納入學校的“陽光計劃”,并多次找他談心聊天,疏導孩子的心理,幫助他解決生活中問題,節假日,她還用業余時間給李軒免費補習功課。期中考試的時候,李軒居然主動跑到辦公室問老師題目,把老師講解的認認真真地記下來,漸漸地李軒成績上來了,期中考試成績前進了13位,慢慢地也開口和其他同學說話了。學校組織的活動,李軒還主動舉手報名參加,看到他臉上的自信,張榮梅心里樂開了花。
用心溫暖每顆赤子之心
張榮梅長期與各類學生打交道,關心愛護每位學生,認真細致做好學生思想工作,為學生創造一個輕松、溫馨的學習環境。在學生眼里,她是親人、是朋友。她經常深入學生當中了解情況,對后進生百般關愛,對單親和留守學生耐心疏導。2012年9月,張榮梅被安排接手302班數學且擔任班主任。這個班在全校都是出了名的刺頭班、倒數班,特別是有幾個男生在學校都是有名的“小魔王”,基本上是每學期都要換個班主任,沒人愿意接手,張榮梅已經是第四位班主任了。上任之初,張榮梅老師立即召開了家長會,與家長“約法三章”;同時采取“坐班制”隨時隨地觀察班級的情況;雙休和閑暇時,深入每個學生家里,拿到了學生第一手家庭材料,主動和家長探討孩子學習和成長問題;教學上實行分層教學,努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功夫不負有心人,一學期下來,302班成績取得巨大進步,超越了年級均分,那些所謂“刺頭”,也不“刺頭”了,見到老師也變得有禮貌,主動和老師打招呼了。昔日的“刺頭班”在張榮梅的嘔心瀝血的教育下變得彬彬有禮了。2013年6月張榮梅所帶班級榮獲蕪湖市先進班集體光榮稱號。
用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
要給學生一碗水,教師就要是一眼泉。張榮梅總是說,教無止境,學無止境,因此面對挑戰從不退縮。無為市開展中小學數學優質課大賽,張榮梅老師第一時間進行報名,拿到課題后,她孜孜不倦研究課題,不厭其煩地磨課,力求精益求精。一路披荊斬棘,從校內選拔到城區選拔再到全縣比拼,張榮梅從不退縮,其執教的數學課《比較數的大少》獲縣優質課一等獎。
不僅在教學比賽上張榮梅敢于比拼,在教研論文和課題上張榮梅老師也是追求不懈的。2013年10月撰寫的論文在蕪湖市論文評選中獲市一等獎;2014年在蕪湖市中小學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教學比賽中獲蕪湖市二等獎;2015年所撰寫的論文《尊重學生個性實施有效教學》和《讓科技之花綻放數學課堂》獲評蕪湖市一、二等獎;2014年4月所參與研究的市級課題《小學生科技教育實踐的研究》已結題并獲得好評;2023年4月自己主持的蕪湖市課題《城鄉結合部小學生批判性思維培養的實踐研究》已順利結題。
張榮梅在教育生涯中已走過二十四個春秋,“春風化雨二十四載,勵志潛行終不悔”,選擇了教育就是選擇了奉獻,縱使青絲染成白發,樂作辛勤耕耘園丁。參加工作以來,張榮梅始終牢記一名教師的職責、使命,不斷嚴格要求自己,自己的青春與汗水都獻給了教育事業,用知識點亮學生的夢想。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