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瓊:孝女照顧精神殘疾母親數十載 為家人筑起“愛的港灣”
59歲的薛瓊是無為市無城鎮五華社區一名普通婦女,她三十年如一日照顧精神殘疾母親,盡心盡力撫育兒女,無怨無悔地用柔弱的雙肩撐起一個家庭的藍天。她譜寫了一份感人至深的人間大愛,她的感人事跡被傳為佳話,2022年,薛瓊被評為“無為好人”。
在薛瓊高考那年,父親因腦溢血突發離世,禍不單行,母親魯成秀深受打擊,接受不了這個事實,慢慢地精神得了問題,語無倫次,行為異常,人也不認識,最后生活不能自理,患上了精神病。薛瓊便用稚嫩的肩膀,挑起了照顧母親的重擔,這一照顧,就是三十多年,一日三餐,起居衛生,不離不棄,始終守候。
因為母親患的是精神類的疾病,身邊不能離開人,犯病的時候會走丟,會各種無理取鬧,甚至會打罵薛瓊。薛瓊對母親像照顧小孩一親,一日三餐端水喂飯。為她跑遍附近的醫院,當時醫療水平有限,對于精神病患者只能進精神病院,強行管制。因為不忍母親在醫院受苦,加上家庭條件并不富裕,薛瓊和哥哥商量,把母親接回家照顧。每天幾次為母親換洗晾曬帶有大小便的衣褲、整理被抓亂的床鋪、煮飯喂飯打零工以保正常的生活開支……薛瓊每天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母親的房間,將母親抓亂的床鋪整理好,給母親換上了干凈的衣褲,打掃完母親的個人衛生后,再讓母親回房間休息,安頓好母親后才開始做早飯,匆匆吃完早飯出去打個零工,回家都中午了,又繼續忙中午一家人的飯食,下午再繼續重復上午的事。每逢天氣晴朗,魯成秀精神狀況好些的時候,薛瓊都盡可能喚起帶母親出去轉轉,透透氣,邊走邊轉,邊跟她說說街里鄰坊有趣的事,給她介紹來來往往的人,希望能得母地點昔日的記憶,希望能對病情有些幫忙,讓病情有些許好轉。
除了照顧母親外,薛瓊結婚后還要照顧自己的小家,還要照看年幼的孩子,每天忙得跟個陀螺一樣,但是,她沒有嫌棄母親,最常說的就是沒有母親就沒有她,父親已經不在了,母親只要在,我就還有一個家,隨著時間慢慢流逝,魯成秀的病情越來越嚴重,到后來臥床不起,薛瓊便搬到母親一起住,方便照顧。她瘦小的身體,每次給母親擦完身體換好干凈的床鋪衣服,大冬天都能熱得一身汗,最糟糕的就是干凈的衣服還沒換好一會,又臟了也不厭其煩。就這樣,一照顧就是三十多年,薛瓊在這些日復一日的生活瑣事中慢慢變老,自己也身患糖尿病十幾年,從花季十八歲到現在已是半百老人!
直到2017年年初,魯成秀自然去世,薛瓊的小外孫也出生,把常年照顧母親的重任,又轉移到照顧小孫子。2020年疫情暴發,她女兒因為工作大年初二便被召回崗位,為了讓女兒安心工作,她便又再次成為了這個家庭的頂梁柱,每天一大早就起床,要趕在孫子起床前,淘米洗菜為今天的飯菜做好準備,要趕在女兒起床上班前,給她做好早飯,肚子吃得飽飽的,身體熱乎著,出去工作她才放心,女兒每次出門的時候,她總是千叮萬囑:一定要做好防護,一定要保證自己的安全,安心地去工作,家里有我,你放心!等飯菜準備得差不多的時候,調皮搗蛋的三歲孫子也醒了,給他穿衣洗漱吃早飯…一上午的時間總是不夠用,下午孫子的幼兒園還有線上教學,雖然手機玩地不是很熟練,也還堅持著帶孫子學習……這也是萬千逆行者身后人的縮影,她做的是很平凡很普通的事,但是沒有她們,逆行者們也無法安心地在前線拼搏,她用自己的方式,為國家做出屬于她自己的貢獻。
薛瓊如今已58歲,距離母親過世已有五年,周圍的居民都說她除了悉心照顧自己的父母,還特別熱心,附近有需要幫助的人她都力所能及幫忙,大家說她身世蠻可憐的,但是性格特別和善,對待他人也很友善。薛瓊的事跡有力地倡導了尊老愛老,敬老養老的優秀傳統美德,為創建和美家庭、構建和諧社會做出了表率。(何曹群)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