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開濤:身殘志堅樂助人 做好事書寫精彩人生
汪開濤,男,漢族,1961年11月出生,無為市無城鎮東河村村民。汪開濤幼年因患小兒麻痹癥致雙腿殘疾。他身殘志堅,自學掌握修鞋技能,并以此謀生。他拾金不昧,雖然生活清貧,但不屬于自己的財物分文不取,修鞋生涯中,多次主動尋找失主歸還顧客遺落財物;他助人為樂,幾十年如一日,力所能及幫助身邊的人。面對暈倒路邊的老人、走失的兒童,他不顧自身殘疾,積極出手援救,通過一次次善舉傳遞愛心和美德。
拾金不昧,彰顯中華傳統美德
汪開濤雖家境清貧,但不屬于自己的財物,從不貪取。在修鞋生涯中,經常有顧客把現金、存折等財物遺忘在鞋內或是遺落在店里,他發現后總是原封不動交還給顧客。1993年5月的一天,有一位顧客將鞋子交給汪開濤后修理后,由于走得匆忙,不慎將隨身攜帶的皮包遺忘在他店里。汪開濤發現后,打開皮包準備尋找失主聯系方式,卻發現里面有2萬元現金。在當年,2萬元可不是小數目,能夠極大地改善一個家庭的生活!汪開濤非但沒有生出占據之心,反而因為擔心失主發現皮包丟失心急如焚,選擇在店里等待失主。他一直等到晚上十點,失主才焦急地趕來!失主說:“我已經在別處找了一天了,來這里只是想碰碰運氣,沒有想到竟落在這里了,真是一點印象都沒有!”并當即拿出酬金表示感謝,被汪開濤婉言謝絕。
助人為樂,幫助別人快樂自己
“只要我看到了有好事可以做,就控制不住我自己,一定要去做。”汪開濤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而且一做就是四十多年。在移動支付剛興起的時候,很多店鋪不支持這種新穎的收款方式,每當有周邊商店的顧客因沒帶現金無法支付購買東西,到他這里來兌換現金的時候,汪開濤從不感到厭煩,甚至特意從銀行把錢取出來,來供周邊店鋪的顧客兌換。有人問過汪開濤,這些人又不是你的顧客,天天找你來兌換現金,你不嫌麻煩嗎?汪開濤聽了擺擺手:“我給大家兌換現金,可以方便大家購買物品,節約大家的時間,這讓我非常快樂!”
2008年9月,1名女童從他店鋪前經過,邊走邊哭,身邊也沒有大人跟隨。汪開濤猜想這孩子怕是在家長沒注意的情況下從家里走出來了。為防止女童獨自在路上行走發生意外,他立即留住女童,對女童情緒進行安撫。汪開濤先是將女童留在修鞋的店鋪里,等待女童的父母找過來,結果等了一個上午都不見人找尋。于是他拖著殘疾的身體蹣跚前行,帶著幼兒前往距離店鋪500米的城北派出所報案。但是女童太小,沒有辦法與民警進行有效溝通,無法獲取女童父母的信息。女童不愿意待在派出所,看到汪開濤要走就哭,在經過溝通備案后,民警就請汪開濤繼續照顧女童,等待女童的父母來尋找,直至傍晚女童的父親著急忙慌尋至此處帶走孩子,汪開濤才安心回家。后來,女童的家人為表謝意,先后幾次帶著禮物看望他,都被他婉言相拒。
還有一次,汪開濤發現有一位老奶奶暈倒在路邊,他趕緊打電話報警,并聯系了120急救中心,將老奶奶送到了醫院才離開。
熱心公益,每個人都可以承擔社會責任
他熱心公益事業,總是協助村里完成各項任務。2015年村里修筑自然村公路路基,他主動協助聯系、發動本村所有農戶籌集資金。在這個過程中,很多村民不愿出錢,他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耐心對村民進行勸說,最終籌款十余萬元,為后期道路硬化工程打下良好基礎。
村上有幾個五保戶,行動不便,平日需要購買日常生活用品,只要和他說一聲,他都及時幫他們把所需要的東西從城區帶回來,從來不嫌麻煩。
孝順父母,用我的方式照顧您
汪開濤對父母非常孝順,2013年,他的父親被確診為食道癌,在后期病重時,已是終日纏綿病榻,生活無法自理。汪開濤雖然自己身有重殘,但總是給予父親無微不至地照料,為他擦洗身體、喂飯,每天幾乎是時刻相伴于床前。雖然做的都是小事,但對于汪開濤來說,要付出別人難以想象的艱辛。2017年,無情的病魔最終還是奪走了汪開濤父親的生命,此后,他與母親相依為命。年邁的母親行動多有不便,平日里只能待在家中,他經常在家陪母親聊聊家常,家務活基本是由他一手完成,日子雖然過得辛苦,但樂觀的汪開濤,臉上總是洋溢著笑容。
汪開濤是實實在在的身邊好人!他雖身有殘疾,行動很不方便,但他沒有自暴自棄、怨天尤人,實實在在地做了幾十年的好事,將正能量傳遞給更多的人。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