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麗
“中國好人”楊麗麗和抗洪官兵聊天,感謝他們辛勤付出。楊明 攝
抗洪官兵吃到香噴噴的包子。楊明 攝
在安徽省無為市農村,特別是農忙季節,下午都有送晚茶的習慣。因農活消耗體力大,要讓在田間地頭的人吃點晚茶,干活更有力氣。
17日下午,“中國好人”楊麗麗送了一次特別的晚茶,她送的對象不是田間耕作的家人,而是日夜奮戰在抗洪搶險一線的官兵。
楊麗麗是“中國好人”“蕪湖十大平民英雄”“蕪湖市道德模范”,無為市無城鎮西苑社區一位單親媽媽。多年前她的兒子被診斷為重癥肌無力和白血病,丈夫又因意外離世。面對接連而來的不幸,楊麗麗沒有退縮逃避,以堅強意志和樂觀精神撐起這個家。
“命運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經歷患難,楊麗麗從未屈服,她對社會有更強烈的責任感。今年抗疫期間,作為志愿者,她為疫情防控出一份力。近期無為市的災情也牽動著她的心。
“作為一個無為人,我有責任為防汛救災貢獻一份力量。”楊麗麗主動聯系無為市文明辦和無為市婦聯,前往劉渡鎮慰問奮戰在搶險一線的官兵,給他們送去“晚茶”以表達敬意。
17日一大早,楊麗麗就在自家包子鋪忙開了,和面、制餡、包制、上籠蒸熟……一籠籠皮薄餡大的包子出爐了。忙活整整大半天,午后時分,終于蒸夠了包子。分裝、打包、裝車,隨后楊麗麗驅車趕往劉渡鎮。
扛沙袋、堵洪水、加固子埂,第72集團軍某旅官兵正在奮力搶險。“戰士們,你們辛苦了,來吃個包子吧!”看著滿身泥漿的戰士,楊麗麗心疼地說。
“2016年我們部隊曾到無為市抗洪搶險,今年又來到這里,最大的感受就是無為人民很熱情。”官兵們說。
“我們家之前很困難,是政府和很多好心人幫助我們渡過了難關,現在我也想盡力回饋社會。這些戰士們也只不過比我孩子大幾歲,看到他們這么辛苦,我非常感動。”看到戰士們滿是汗水的臉龐,楊麗麗紅了眼眶。
香噴噴的包子不一會兒就被官兵們分享完。
“過幾天我再給你們送來!”看到官兵們很喜歡她送的晚茶包子,楊麗麗高興地說。
在無為市,每當遇到困難的時候,總能看到“好人”的身影。
在抗洪搶險的關鍵時刻,無為市“好人”們積極行動起來:“無為好人”李維秀組織大愛無為志愿者協會捐贈數十萬元的物資、近千份盒飯;“蕪湖好人”“無為市道德模范”吳駿申請到壹基金價值十多萬元物資,組織錦繡無為志愿者參與防汛一線后勤保障工作;“蕪湖好人”姚溝鎮太白村黨總支書記童道貴,日夜穿梭忙碌在防汛一線,巡堤、除草、搶險。
不管是在一線沖鋒陷陣,還是在后方奉獻,每一份愛心善舉都匯成了抗洪搶險的強大合力,為奪取防汛救災的最終勝利貢獻“好人”力量!
責任編輯: 侯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