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為市陡溝鎮:防疫一線的那一抹抹紅
他們不是醫護人員,沒有隔離衣,只有普通口罩。他們不是警察,沒有執法證,只有“紅袖套”和一張張群眾都熟悉的面孔。他們是黨員、是白首、是巾幗,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他們是防疫一線的最鮮艷、最亮麗那一抹抹紅。
黨旗紅:沖鋒在前,“疫”往無前。我不上誰上!
勠力同心鑄忠誠,先鋒模范做表率。“1984年我就入黨了,是一名老黨員了,現在正是非常時期,我想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有著36年黨齡的陡溝社區老黨員季學明在防疫阻擊戰中帶領黨員發放宣傳資料、懸掛宣傳橫幅、張貼公告、逐戶宣傳防控知識、組建黨員突擊隊,堅守卡點設崗值守,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季學明還率先捐款1000元用于購置防疫物資,在他的帶動之下,黨員們紛紛向社區愛心捐贈,用“愛”的行動共克時艱。
“三重”身份責任重,防疫路上不言累。“村干部+村醫+黨員”的“三重”身份讓五一村黨總支副書記楊勤寶在這場全民防疫戰爭中異常忙碌。村干部楊勤寶及時做好返鄉人員摸排登記工作、認真做好執勤工作……;村醫楊勤寶為返鄉人員測量體溫,為公共區域和人員密集場所消毒滅菌……;黨員楊勤寶沖鋒在前,走街串巷,進居入戶,用實際行動踐行初心……。在這場“戰爭”中,楊勤寶不是在一線,就是奔赴在去一線的路上。一個支部就是一座堡壘,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他們堅定信心、沖鋒在前,奮力投身疫情防控阻擊戰,讓鮮紅的黨旗在疫情防控一線高高飄揚。
夕陽紅:老驥伏櫪,志在千里。誰說“廉頗老矣!”
古稀老人守初心,勇擔村組“守門人”。鳳凰橋社區薛巷村民組確診一例病患后,整個村組氣氛異常緊張,此時的薛巷成了別人口中的“疫區”。在別人避之不及的時候,75歲的老黨員薛鳳明主動請纓到村口站崗執勤,守護村民生命健康。從那個時候起,薛鳳明的身影便活躍在村口執勤點。薛老用實際行動為疫情防控工作奉獻一份屬于自己的力量。
以老帶新傳幫帶,發揮余熱戰疫情。“你們從哪里回來的?有感冒發燒等癥狀嗎?怎么居家隔離的?”74歲的貴山村退休老干部汪開成,每天都要帶著新包片干部李博上門摸排返鄉復工人員并告知相關注意事項。 “村里人員流動較大,李博才上崗4個月,不大熟悉情況,我帶著她,也能讓她工作盡快上手。”汪開成說。老黨員退休不退“崗”,展示了黨員本色。他們走村入戶、宣講疫情、嚴把關卡……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在防疫一線,唱出最美“夕陽紅”。
巾幗紅:鏗鏘玫瑰,綻放“疫”線。誰說女子不如男!
重任在肩不后退,二胎媽媽顯擔當。“疫情來得突然,堅守崗位是我的責任和義務,這就當給孩子提前做胎教了嘛!”鎮黨委委員、宣統委員楊婷文說。懷孕后本應“善待”自己的楊婷文第一時間返回崗位,主動擔起了自己肩上的責任,參與摸排、參與分工村工作部署……,處處可見她的身影。“連軸轉”了20多天的她,覺得最虧欠孩子,答應了孩子春節好好陪伴他,卻只能食言。電話中兩歲多的兒子稚嫩的聲音都包含著小小的抱怨,她聽著十分心疼,但是她卻說:“疫情不退我不能退!”。
后備干部不“后備”,爭當抗“疫”排頭兵。陡溝社區后備干部蔡順麗作為哺乳期媽媽,孩子才10個月大,正是需要媽媽照料的時候,但是為了筑牢與守護百姓的健康防線,她毅然“狠心”放下嗷嗷待哺的孩子,積極投身于防疫工作中,在路口疫情防控檢查點輪班執勤,做好外來人員、車輛登記,體溫檢測等各項防范工作……陡溝鎮巾幗“英雄”們,她們走出家門,舍小家為大家,深入防疫一線,用實際行動展現巾幗風采,積極為防疫工作貢獻力量!
責任編輯: 侯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