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為市昆山鎮:舉辦社交俱樂部交流會 促進村民互學互鑒
7月16日下午,昆山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社交俱樂部交流會,吸引了來自各村的中青老年群眾積極參與。此次活動旨在通過搭建交流平臺,讓村民們互相認識、分享經驗,共同探討村民自治、鄉風文明、移風易俗、養殖種植等各方面的看法和實踐,進一步提升村民的綜合素質和鄉村治理水平。
在交流會上,各村的代表們踴躍發言,氣氛熱烈融洽。首先,主持人簡要介紹了此次交流會的背景和目的,并對參加活動的各村代表表示熱烈歡迎。隨后,各村的代表依次上臺,分享了他們在村民自治方面的成功經驗和遇到的挑戰。
來自金墩村的村民張老伯首先發言,他談道:“我們村通過建立村民理事會,充分發揮村民的自主性和積極性,實現了村務公開透明,增強了村民的凝聚力和參與感。希望大家可以多多借鑒我們的做法,共同推動村務公開。”
接下來,關于鄉風文明和移風易俗的話題引發了廣泛討論。澗李村的李大姐分享了他們在推動婚喪禮俗改革方面的具體做法:“我們村現在提倡簡辦婚喪事宜,通過舉辦集體婚禮和簡化喪事儀式,不僅減輕了村民的經濟負擔,還弘揚了節儉的良好風氣。聽說你們村也有類似的做法,不知道有哪些好的經驗可以分享?”
田蒲村的代表王大媽回應道:“我們村也是在推行節儉的新風尚,現在村里婚喪事都講究環保和節約,不像以前那么鋪張浪費。通過村干部的帶頭和村民的自覺,我們村的風氣越來越好了。”
此外,不少村民也對養殖種植方面的技術和經驗進行了交流。來自石門村的種植戶李師傅介紹了他們在水稻種植方面的科學管理方法:“我們村引進了新的稻種,還采用了先進的耕作技術,大大提高了產量和品質。這些技術很實用,有興趣的可以留個聯系方式,回頭我可以詳細介紹給你們。”
前河村的養殖戶陳大爺則分享了他們在家禽養殖方面的經驗:“我們村現在實行規范化養殖,疫病防控也很到位,養殖效益明顯提升。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到我家參觀學習。”
在自由交流環節中,村民們分成小組,就具體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村民王大媽和張阿姨圍繞田間管理展開了熱烈討論,王大媽說:“你們村的水稻管理真是做得好,有什么具體的施肥和灌溉方法嗎?”張阿姨回答:“我們主要是根據土壤和天氣情況來調整,另外使用有機肥效果很好。”
另一邊,年輕村干部小李和老黨員陳叔聊得火熱。小李表示:“我們村也想推行一些新的自治措施,但總感覺阻力很大,不知道該怎么入手。”陳叔笑著說:“關鍵是要讓大家看到實實在在的好處,逐步引導,不能急于求成。”
昆山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負責人在總結發言中表示:“此次社交俱樂部交流會不僅促進了各村村民之間的認識與交流,還為大家提供了一個共同學習、分享經驗的平臺。希望今后能夠繼續舉辦類似活動,進一步推動昆山鎮的鄉村振興和文明建設。”
通過此次交流會,村民們紛紛表示受益匪淺,不僅學到了很多實用的知識和經驗,還增進了彼此之間的了解與友誼。大家一致認為,這樣的活動非常有意義,期待今后能有更多機會參與,共同為建設美麗鄉村貢獻力量。(通訊員 黃奔)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