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為市鶴毛鎮:小額信貸“三合”模式賦能鄉村振興
農商行對脫貧戶、監測戶進行面簽授信
金融幫扶小額信貸“三合”模式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促進鄉村振興上持續發力,鶴毛鎮在堅持“戶貸戶用戶還”方向的基礎上,大力促進信貸資金與產業資源相互融合,繼續推進戶貸戶用合伙發展、戶貸社管合作發展、戶貸社管合營發展“三合”模式,為鄉村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助力推進鄉村振興。
加強宣傳,應曉盡曉。組織召開小額信貸業務培訓會,對小額信貸相關政策、辦理條件、辦理流程等業務開展培訓,并且針對以往群眾比較關注的問題作重點解答,切實保障小額信貸辦理“知曉率”,切實提高小額信貸辦理“明白度”。
入戶走訪,全面摸排。鎮鄉村振興站工作人員與村專干、小組長、網格員等入戶開展走訪摸排,對脫貧戶、監測對象的基本情況,經濟狀況,信用狀況等基本要素充分了解,確保有資金需求、符合小額信貸扶持政策的脫貧戶均能及時知曉政策,根據需求情況開展辦理。
嚴格審核,公平公正。根據各村前期摸排上報的匯總表,該鄉再次審核復查,充分了解符合條件且有意愿的脫貧戶目前產業發展情況,還款能力情況,建立小額信貸需求清單,積極對接縣農商行宏潭支行,要求對符合條件且有意愿的脫貧戶,根據脫貧人口產業特點、生產周期、還款能力等實際情況,開展評級授信,合理確定貸款額度和期限。確保脫貧人口和邊緣戶“貸得到、用得好、還得了”。
服務對接,及時放貸。專人專管,主動對接、快速受理。鎮鄉村振興站安排業務人員與蜀山鎮農商行進行對接,幫助協調辦理時間,在資料準備、核查檢驗、評級授信等方面積極跟進,優化服務,為貸款群眾打通綠色通道,同時在服務監管上發力,確保建立辦理臺賬,確保小額信貸的規范使用,為鎮域特色產業持續發展提供資金支持。
7月28日,85戶脫貧戶、監測戶通過小額信貸貸款425萬元。以資金方式加入無為縣萬年臺便民種植專業合作社,通過戶貸社管合作發展模式,開展規模化生產、標準化管理、品牌化銷售,增強抵御風險能力和產業盈利能力。合作社提供產前培育、產中指導、產后銷售等一條龍服務,統一采購原材料,統一標準生產加工,統一銷售,讓脫貧戶在參與中學習技術、學會經營,變“輸血”為“造血”,形成鞏固脫貧成果長效機制。充分發揮了小額信貸作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為鄉村振興發展賦能添彩。(張少寶)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