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為市洪巷鎮青崗村:實施教育幫扶 賦能鄉村振興
“這么熱的天,你們又來了,謝謝!謝謝!”7月5日中午,陳一自然村低保脫貧戶胡雙頂,對前來走訪慰問的青崗村工作隊同志們說道。胡雙頂聽力殘疾,被安排在公益性環衛崗位就業,其妻子患癲癇病,家中有2個女兒,大女兒畢業于杭州師范大學,現在寧波銀行工作,小女兒聰明好學,現在初中就讀。與胡雙頂戶情況類似,青崗村第七批、第八批駐村工作隊給予大力幫扶的還有程全英戶,丈夫病故后,程全英獨自培養唯一的女兒讀書,女兒現在蘇州市某小學任教;沙德華戶,有3個孩子,大女兒于黃山學院畢業后,現在合肥市某機構任教,家中的一對龍鳳胎孩子現在初中就讀。
鄉村振興,教育先行。青崗村始終堅持“以人為本,興教重教”的宗旨,高度重視教育幫扶工作,以辦實事、真幫扶、重實效為原則,采取“獎、助、貸、免、勤”多元政策相結合的舉措,對在大學、中學、小學就讀學生及其家庭實施幫扶,保民生、暖民心,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
壓實責任,精準開展資助。青崗村黨總支制定了詳細的教育幫扶實施方案,明確村第一書記負總責,村干部包片、黨員及村民組長包戶、駐村工作隊包保邊緣戶、易致貧戶及監測戶,構筑起“包保到戶、人人有責”的工作機制。創新舉措,凝聚各方力量,形成市教育局、洪巷中心校、湖隴學校、教師、受助學生和幫扶責任人聯動機制,確保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摸排準確、及時、全面,使教育幫扶工作落精、落準、落細、落實。堅決保障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不因貧失學,精準落實各項學生資助政策,實現了學生資助“不錯、不漏、不多、不少”的工作目標。
強化宣傳,政策家喻戶曉。采取“線上+線下”的“立體化”宣傳模式,通過微信群、朋友圈、手機短信、鄉村廣播、小喇叭、LED電子屏、宣傳欄、入戶講解、發放告知書、村級會議等方式,廣泛宣傳學前教育資助2000或1400元/年;義務教育階段“四免一補”;中職學校分三檔資助1000元、2000元或3000元/年;普通高中資助面約占在校生總數的20%,平均資助標準為每生2000元/年,按學期打卡發放;國家開發銀行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1.2萬或1.6萬元/年;以及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實施的“春蕾計劃”和蕪湖市公安局實施的“警蕾計劃”等。把資助政策宣傳到每一個家庭,把幫扶措施落實到每一名學生,讓全村學生和家長看得見、聽得到、記得住,在全村營造支持、參與、監督教育資助政策的良好氛圍。
愛心人士通過工作隊資助困境兒童圖片
教育幫扶,功當代利千秋。青崗村黨總支號召全村黨員干部提高政治站位,堅守為民初心,肩負起偉大使命,充分認識到實施教育幫扶可以消除貧困代際傳遞,變“輸血”為“造血”,教育幫扶既扶志也扶智,賦予受助者自強之力,樹立擺脫困境的堅定信念。青崗村持續完善教育幫扶體系,將幫扶與育人有機融合,真正實現精準幫扶、精準管理、精準服務,讓政策關懷的暖流深入民心。白梅自然村的楊立超戶,家中3個孩子,分別在高中、初中和小學就讀,家中一面墻上貼滿獎狀,丈夫常年在外挖藕,妻子在家照料孩子;青崗村工作隊每月都到楊立超戶走訪慰問,及時解決日常生活和孩子教育上的困難,給予經濟和物質上的幫助。在駐村工作隊的積極運籌下,今年已有3名愛心人士到村資助4名困境兒童共1.4萬元;幫扶單位蕪湖市公安局設立了“警蕾計劃”,獎勵青崗村戶籍地大中小學生;2021年獎勵了36名學生,共發放了8.55萬元;2022年獎勵了34名學生,共發放了6.05萬元。(通訊員 徐小松)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