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城鎮 :做好“土特產”文章,繪就文化振興新畫卷
文化興鄉村興,文化強鄉村強。近年來,無城鎮全面落實鄉村振興發展戰略,大力打造稻蝦種植、瓜果花卉、智慧大米等特色農業產業,同時也將文化振興工作擺在重要位置,在深挖鄉“土”文化資源、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實現文化“產”業化的過程中大膽探索,繪就了一幅鄉村振興新畫卷。
魚燈表演
聚焦獨有資源,挖掘無城“土”味。無城鎮始建于隋開皇元年,迄今已有1400余年歷史,境內有聞名遐邇的米公祠、黃金塔、錦繡溪等,文化底蘊深厚。該鎮著眼于鎮“十四五”整體規劃,明確鎮內黃雒老街、黃金塔、黃汰村休閑農業與旅游示范區等定位,深度融入“倉頭咸貨”“黃汰藍莓”“七里富硒大米”等特色“土”味,圍繞文化傳承、農旅融合、研學實踐等文化主題,利用文旅、美麗鄉村、銜接資金等各類項目資金,打造了特色鮮明、寄托鄉愁、傳承鄉史的無城“土”味文化。
突出喜聞樂見,傳承無城“特”色。深入開展“文明家庭”“好婆婆”“美麗庭院”等評選活動,持續舉辦“農村春晚”“傳統戲曲下鄉”“我們的節日”“喜迎二十大, 攜手向未來”等文化活動,將帶有無城特色的文化藝術融合到村鎮建設和群眾生活中,不斷提升文化自信。2022年,該鎮共命名“星級文明戶”30戶,“文明家庭”14戶,評選“敬業奉獻類”、“助人為樂類”等五類無城好人21人,“無城好婆婆、無城好媳婦”13對、舉辦活動400余場次,既給群眾帶來了歡樂,也營造出了文明、喜慶、和諧的鄉村氛圍。
突出文化引領,發展無城“產”業。無城鎮地處無為市中部,是無為市委、市政府所在地,臨江通海,公路四通八達,系全市的經濟、政治、文化、交通中心,對于推動一產“接二連三”發展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該鎮依托革貪美麗鄉村村史館、黃汰農文旅項目、鎮農產品電商中心等載體,加強對無城鎮非遺文化“捏面人”等手工藝保護和傳承,結合敬老愛幼、助人為樂、敬業奉獻等傳統文化,運用創意設計、科技手段和時尚元素創作生產,編排以非遺文化“魚燈”“等民族文化為元素的舞蹈節目和文藝作品,推動創意設計、演出活動等于鄉村旅游深度融合,培養文旅融合新業態新模式。(邢獻嬌)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