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為市泥汊鎮:千年魚燈鬧元宵
玩魚燈、傳民俗、送吉祥。元宵佳節,全國不少地方都有玩燈送吉祥的習俗。在位于長江岸邊的無為市泥汊鎮,富裕起來村民們身披節日盛裝,熱熱鬧鬧地玩起了有著1000多年歷史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無為魚燈這一傳統民俗節目,共慶幸福生活。
隨著鏗鏘的鑼鼓聲,身著節日盛裝的村民們又玩起了上千年歷史的無為魚燈,八條巨型“魚燈”隨著鑼鼓聲翻騰飛躍,相繼登場。村民們身穿對襟襖、腰扎綢帶,興致勃勃地高舉魚燈沖蕩回旋,魚貫歡舞,靈動的造型,加上花樣繁多的對陣來回起舞,尤為壯觀美麗,讓人目不暇接。村民們用古樸而又獨特的方式來辭舊迎新,舞出了濃濃年味,祈求新的一年里平安吉祥。
“魚燈的‘魚’與‘余’諧音,寓意年年有余、吉祥如意,寄托著人們對新春的美好祝福。我們無為魚燈相傳有千年歷史,代代相傳。老百姓在豐收之余,每年都會舉辦這盛大的儀式活動,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老百姓日子過得越來越紅火。”無為魚燈表演者徐鶴鳴說道。
現場氣氛熱烈,圍觀群眾都非常高興。“今天非常熱鬧,很喜慶,預示著新的一年生活會紅紅火火,祝福我們偉大的祖國繁榮昌盛國泰民安。”無為市泥汊鎮日新村村民肖宏梅高興地說道。村民葉明勇說:“魚燈表演得非常精彩,我們從小就喜歡看。現在黨的政策這么好,鄉村越來越美麗,新的一年我們繼續加油干,生活會越來越好。”
無為魚燈又稱“吉祥燈”“太平燈”“幸福燈”,源于北宋時期,距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春節前后玩魚燈是當地的傳統習俗,相傳祖輩們依托800里長江捕魚為生,為了慶賀漁業豐收,歲尾年初,村里都要制作金魚、黃魚、鰣魚、鮭魚、鯉魚、鰱魚、鯽魚和烏魚8盞魚燈,魚燈通體由竹篾扎制,蒙以紗布,紗布外刷膠,魚身上分別繪有八仙圖案,寓意天下太平,從每年農歷臘月小年直至正月十五,村民們都會自發組織在村里舞著魚燈巡游,送上祝福,祈求新的一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今天的表演是村民自發組織的,有8條魚燈,魚龍變換,這也是我們當地傳統年俗之一,讓大家感受到濃郁的節日氛圍。”無為市泥汊鎮日新村黨總支書記柯成介紹道。(何義安 鐘昕)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