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為市紅廟鎮:立足糧食生產安全 交出秋糧豐收答卷
金秋時節,一臺臺收割機在金黃色的田野里來回穿梭,金燦燦的稻谷流入運糧車,忙碌的農民滿臉洋溢著豐收的喜悅,歡聲笑語蕩漾在田野上,匯成豐收的風景畫。
“今年的水稻還能取得,真是來之不易啊!”面對今年豐收的稻谷紅廟鎮種田大戶李飛感慨地說,“今年的水稻能取得600公斤的畝產,得益于政府對防汛抗旱水利設施東西二個電力抗旱提水三級站的連續建設,保證了在今年連續幾個月干旱的嚴重情況下,農作物依然有足夠的水可以灌溉。”
今年的糧食和農業生產能在災年獲得豐收,是紅廟鎮匯集多方力量、多措并舉、共同努力的結果。今年7月份出現旱情后,鎮多部門分工協作,形成合力,水利部門科學調度抗旱用水,從長江引水保障糧食生產,電力等部門全力保障抗旱用電,氣象信息站發布氣象旱情信息,指導實施持續抗旱,農業服務中心指導科學抗旱,紅廟鎮分工包片,及時組織各村開展相關抗旱工作的指導服務。
自今年年初,立足于穩定糧食生產面積、農業增產、農民增收,紅廟鎮積極推廣稻蝦綜合養殖綠色生產技術,建立圩區稻蝦綜合養殖綠色生產基地5000畝、稻茬油菜直播示范片一個、油菜水稻“一種雙收”示范片1個和油菜高質高效示范片3個,推廣綠色高效栽培模式,推廣農藥化肥減量增效技術,開展了水稻病蟲害綠色防控、水稻旋耕施肥等一批關鍵技術,帶動水稻生產技術不斷提升。
多年來,紅廟鎮連續重視農田基礎設施建設,建設高標準農田約3.3萬畝,水利“最后一公里”支渠約18公里,圩埂水毀修復5.5公里,大型提水電站2座,干、支渠基本覆蓋抗旱區域,為抗大旱、農業穩產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據了解,紅廟鎮糧食生產面積8.6萬畝,預計總產5.3萬噸。日前,農民正集中農業機械和人力,加快秋收進度,減少糧食損失,確保秋糧顆粒歸倉。(葉云)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