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為市泥汊鎮:讓宜居村莊遍地開花
無為市泥汊鎮高新大道路旁,許多村莊有著規整的菜園子、綠蔭成行的道路以及寬敞的健身廣場。這樣分布在主干道沿線,利用邊角地、廢棄地、閑置地建成得村莊就是宜居村莊。一個個精致、美觀的宜居村莊,讓更多人健身鍛煉、親近自然有了好去處,成為老百姓的幸福樂園。
宜居村莊,需提升生活品質。小而多、小而美,小而精的宜居村莊,提升了農村的顏值,也體現著發展的氣質、生活的品質。從農村發展規劃的角度來看,這些村莊以前大多是“點空間”,往往在農村中處于不起眼的位置。然而,通過改造建設,宜居村莊優化了農村空間結構、完善農村服務功能等方面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從村角的綠地景觀,到房屋建的小菜園,再到廣場里的健身區域,就近布局,集休閑、娛樂、健身等功能于一體,為人們在家門口擁抱“詩和遠方”提供更多可能。
宜居村莊,需“精雕細琢”。見縫插“綠”建設宜居村莊,也是在見縫插針改善農村環境,努力實現鄉村振興。在皂河三星中心村,宜居村莊不僅讓當地衛生環境面貌煥然一新,而且為附近村民增加了配套活動設施;在日新邢村中心村,宜居村莊建設注重融入當地的紅色文化,以“邢朝慶紀念館”為主題的宜居村莊成為當地地標,集休閑游覽和文化體驗于一身。實踐證明,讓宜居村莊遍地開花不能只是簡單修飾,而要充分考慮群眾需求,強調歷史人文、原有地形地貌等前提下的“精雕細琢”。
宜居村莊,需長效機制。如何讓宜居村莊得到可持續的管理維護,從“增綠”變“常綠”,是各村必須面對的治理課題。通過引入第三方機構提供相關服務,可以解決好長期村莊的管護難題,也可以組建專門志愿者服務隊伍,努力形成長效機制……可見,愿意在建設上費心思、在維護上下功夫,家鄉就能長久發揮綠化、休閑的服務功能。
鄉村建設,要讓村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需要順勢而為的設計、與時俱進的改造和多方共建共管的努力,才能家鄉生活更綠更美。(劉鑫)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