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為市洪巷鎮 念好“三字訣”端牢“飯碗田”
“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這句話深刻闡明了人民群眾依賴糧食才能生存、而糧食又依賴于土地才能生長的樸素道理。為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嚴格管控耕地“非糧化”,今年以來,洪巷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始終堅持底線思維,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完善耕地保護制度,推動耕地保護政策,努力實現耕地數量不減少、質量有提升、生態有改善,切實守住糧食安全的生命線。
強化宣傳教育,“守”好田。該鎮采取“線上+線下”的“立體化”宣傳模式,通過村廣播、宣傳車、標語橫幅、LED屏、微信群、手機短信、志愿者入戶等多種方式,并與“4.22地球日”“6.25全國土地日”專題活動相結合,廣泛宣傳新修訂的《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以及各種土地違法行為的處罰措施,切實提高群眾耕地保護意識,深化宣傳效果,在全鎮營造依法依規節約集約用地,“保護耕地、人人有責”的濃厚氛圍。
強化土地整治,“建”好田。根據全鎮國土調查成果和年度土地變更調查成果,確定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以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為目標,深入推進土地復墾、土地增減掛、高標準農田建設,促進閑置土地資源整合,推動土地向種糧大戶、種糧能手合理流轉,并結合實際情況,科學發展恢復的耕地,實現藏糧于地,提升糧食產能,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強化監督巡查,“管”好田。該鎮全面推深做實“田長制”,制定印發《洪巷鎮村田長制實施方案》,明確鎮級田長抓統籌、村級田長抓落實、網格員負責日常巡查,樹牢耕地保護主體責任意識。進一步完善會議調度、督查考核、激勵獎懲、信息報送等制度,明確目標,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全面覆蓋、責任到人”的原則,建立鎮、村、組三級耕地保護網格化監管體系,及時發現制止荒田、占田、毀田行為,及時恢復良田,實現對耕地全方位、全覆蓋、無縫隙管理,著力構建耕地保護的長效機制,讓耕地紅線變成帶電的“高壓線”。(通訊員 徐小松)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