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巷鎮:做實“兩強一增”賦能鄉村振興
今年以來,洪巷鎮黨委政府以農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農民增收為出發點,全力做實“兩強一增”行動,推動洪巷從農業大鎮向農業強鎮轉變。
聚力科技強農,提升效益。該鎮持續加大農業科技投入,完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鋪設農業生產道路,完成了郭公河河堤、西河河堤的防洪加固工程;疏通磚砌了瓜湖圩、土山圩、西聯圩、練塘圩、焦圩內的大部分水渠,維修改造了4座排灌站,5座涵閘陡門,大大增強農田排灌能力。組織農技人員開展“包村聯戶”服務工作,開展創新結對,跟蹤高質量服務方式,實現農技人員直接入戶、到田、技術指導直接到人的服務機制,提高農技推廣工作的針對性、有效性、及時性。
聚力機械強農,提高效率。該鎮著力大力推廣農用無人機、糧食烘干機、插秧機等現代化農業機械的使用。新建育秧基地項目,依托科技技術,實現機械化、工廠化、智能化、數據化、自動化育秧。全面提高農機裝備水平,推進農業機械化進程,提高了農業生產力,鼓勵種糧大戶購買大型作業機械,并及時幫助他們申報購機補貼, 截至現在,今年全鎮農機購置補貼已申請登記31臺套,其中植保無人機11臺、履帶自走式旋耕機11臺、聯合收割機2臺、乘坐式高速插秧機1臺、手扶插秧機5臺、增秧機1臺。“利用植保無人機進行施藥不僅減少農藥使用量、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覆蓋面更廣、防治效果更好。”青崗村睿豐家庭農場負責人李峰,一邊組織工人利用植保無人機施藥,一邊說道。
聚力特色產業,增加收入。該鎮堅定“一鎮一業、一村一品”的發展理念,通過“雙招雙引”等方式,大力培育特色產業。目前,全鎮蓮藕種植1.2萬余畝,其中以湖隴社區、聯合村為中心的萬畝蓮藕產業園已初具規模,稻漁及藕漁綜合種養6000余畝,荸薺種植3500余畝,螃蟹等特色水產養殖5500余畝,大白鵝年飼養量達10萬只,薄殼山核桃種植2000余畝,黃菊花種植100余畝。積極推行“農戶+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的運作機制和集群發展模式,已經培育種養殖大戶420余戶,合作社76家,家庭農場153家,新建成年加工能力7000噸徽金生態精米加工廠,其中省級示范家庭農場1家,蕪湖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3家,省級稻漁綜合種養示范基地1家。主要農產品蓮藕、蝦田米、水產分別獲得“三品一標”農產品認證。香勤公司被評為蕪湖大米優秀核心示范基地,寶金生態被命名為第五批省大學生返鄉創業示范基地。(徐小松)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