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為市赫店鎮用心用情解決老百姓“四件事”
無為市赫店鎮上下持續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以深入推進“一改兩為五做到”為契機,做深做實“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用心用情為老百姓解決“四件事”,全力為民謀福祉。
“生命安全”的大事
“請帶著小朋友盡快上岸,不要貪圖一時涼快。”
“沒有攜帶安全設施的不要下水。”
“不要在涵閘上停留,請盡快離開。”
……
晚上6點30分,在赫店鎮花渡河游泳人員聚集的地方,曹王村村干部嘹亮卻又沙啞的勸導聲如期而至。
今年暑期極其炎熱,赫店鎮通過多種方式持續開展防溺水宣傳等工作。通過對轄區所有的水域、溝渠等重點地段進行全面摸排并記錄在冊,建立防溺水日常巡查機制,設置警示標牌,加大宣傳力度,讓防溺水深入人心,持續增強群眾的自我安全防范意識。
“此次開展這項工作,是對轄區內農村房屋、經營性自建房、商住混用房、人員密集場所等進行一次全面深入徹底的‘體檢’,強化房屋安全管理,確保將轄區內自建房安全隱患‘一網打盡’。”鎮分管負責人介紹道。
常態化開展疫情防控工作,織密筑牢防控防線;不定期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全面排查安全隱患,堅決預防和遏制安全生產事故發生;充分發揮“兩站兩員”最大作用,保障農村道路交通安全;加大食品安全監管執法力度,確保百姓的“菜籃子”沒問題……近年來,赫店鎮一直著力于解決好群眾的生產生活中的這些問題,全面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
“雞毛蒜皮”的小事
赫店鎮包村干部下村與村民們坐在板凳上聊天,村民紛紛敞開心扉“訴苦”:村道不夠寬影響出入;種的西瓜因為沒有渠道賣不出去;村里的五保戶去世,殯葬所還要收火化費……他一一回應,并咨詢有關部門幫其解決。
“上次不小心在外面把門給鎖住了,又沒帶鑰匙,找到了村上書記,書記想方設法翻墻給我開了門,胳膊還蹭破了皮,感謝我們的好書記”,這樣的事發生過好幾起,錢書記笑稱自己是個“開鎖匠”:“日常化解糾紛也像開鎖一樣,只要找對‘鑰匙’,打開‘心鎖’,再難的矛盾也能化解”。
像街道路燈損壞,導致居民夜間出行不便;學校路口每到上學高峰期,秩序混亂等等這樣的事情經常發生。家庭不和、鄰里口角、朋友矛盾……這些發生在鄉村、街頭巷尾看似雞毛蒜皮的小事,如果得不到及時、妥善解決,常常會引發新的糾紛,甚至矛盾激化,影響社會平安和諧,抓好這些小事,不需要費多大力,不需要多高的技術含量,關鍵是要在行動上服務群眾,把群眾滿意作為群眾高興的第一標準,誠心誠意的為群眾辦實事。
“解困過坎”的難事
“村干部多次上門,對該獨居老人的住房進行透風漏雨整治、幫助打掃衛生,并添置了櫥柜、床上用品‘四件套’等,引導其規范擺放物品,家里變化很大。”一名選派駐村工作隊員說。
“作為受捐助人員,首先感謝黨委政府,感謝社會各界人士對我們的幫助,是你們的幫助讓我有了戰勝病魔的勇氣和力量,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一定會熱愛生活,努力回報社會,弘揚我們中華民族優良的傳統,傳播正能量。”這是赫店鎮受慈善捐助群眾代表真實的感受。
近年來,赫店鎮精準落實醫療、教育、住房、兜底保障等各項解困政策,穩步提高基本生活保障水平,積極引導慈善組織、愛心企業、志愿服務隊伍等參與扶弱濟貧,實現政府救助兜底保基本和社會力量參與促提升的良性互動。優化救助辦法,實現社會救助資源與困難群眾需求最大化對接、最優化保障、最高效服務。同時還注重送知識、送技能、送崗位等“造血式”轉變,為群眾解困、脫困提供有力保障。
“愁眉苦臉”的急事
“隨著居民用水量增加,原水廠供水量不足,赫店鎮政府傾聽到群眾的呼聲后,把解決群眾生活及生產用水作為頭等大事來抓,著力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同時改造老舊管網,加強水質監測,讓越來越多的農村群眾從‘有水喝’到‘喝好水’。”赫店鎮分管負責人表示。
同時解決好村主干道錯車難、農村污水排放、改廁、留守老人生活不便等問題,想方設法用自己的“辛苦指數”換來群眾的“幸福指數”,自覺摒棄橫眉冷對的丑樣子、無動于衷的官架子、愛答不理的假樣子,加大為民服務速度、力度和溫度。
赫店鎮黨委要求黨員干部在日常工作中,應對民生問題設身處地,感同身受,不因事小而不顧,通過一個個具體問題的解決,體現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下一步,赫店鎮將進一步扎實工作,采取有效措施用心用情提高群眾訴求響應率、解決率、滿意率,在干群之間架起一座“連心橋”,為打造幸福赫店作出應有的貢獻。(楊磊)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