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為市紅廟鎮海云村:三舉措讓鄉村開啟“美顏”模式
鄉村振興的質量和成色,要靠美麗鄉村鋪就底色。作為無為市農村生活垃圾治理與人居環境改善融合發展工作三個試點村之一,海云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一起,整體有序推進村容村貌提升、生活垃圾處理、生活污水處理等工作,建立健全長效管理機制,不斷改善農村人居環境,讓鄉村提顏增值、全力奏響群眾美好生活幸福曲。
抓宣傳,吹響環境整治集結號。發揮群眾主動性是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提升村莊“顏值”的重要手段之一。海云村提出“邊整治、邊宣傳、邊引導”的工作思路,采取大喇叭語音播報、微信群信息發送、橫幅懸掛、海報張貼、宣傳單發放、入戶宣傳、召開村民代表會議等舉措,多渠道、多層次、多角度向廣大群眾宣傳環境整治的重要意義和文明衛生知識,同時將全村28個村民組分成6個片區,每個片區均成立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理事會,主要負責衛生整治、政策宣傳、矛盾調解,鼓勵群眾積極參與,自覺做環境衛生整治的促進者,進一步營造出人人重環境、人人為環境、人人愛環境的濃厚氛圍。
抓落實,開展環境整治專項行動。一是海云村多次召開人居環境整治會議,成立了由村黨總支書記任組長的領導小組。從具備勞動能力的脫貧戶中聘請12名保潔人員,統一配發日常工作服裝和12輛新型垃圾清運車。同時新建5個垃圾分類亭,購買200多個垃圾桶,安排專人定期對污水處理設備進行維護保養,保持設備時刻運行。二是成立人居環境整治督查考核組,由駐村工作隊員分別擔任小組成員,制定考核辦法,對各片區人居環境存在問題進行拍照整理,作為每月各片區考核評比的重要依據。同時駐村工作隊多次組織人居環境整治主題黨日活動,與選派單位的志愿者、村兩委干部一起,逐村進行垃圾清掃和衛生知識宣傳,志愿者身著的紅馬甲,成了海云村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抓長效,黨群共建共管共享。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要看“整”和“治”,更要看“用”和“管”,整治工作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構建長效管護機制,讓人居環境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一是海云村健全機制,把整治過程變成組織動員、教育引導的過程,全面增強農民群眾的衛生意識,倡導養成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二是將人居環境整治納入村兩委干部工作考核中去,每月對各片人居環境整治情況進行督查考核通報,堅持以考促干,形成長效管控機制。三是將常態化開展垃圾清掃活動,組織志愿者和群眾一起,參與到村莊人居環境整治、公共設施日常管護等工作,使老百姓真正成為美麗宜居鄉村的建設主體和受益主體。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