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明創建 > 文明村鎮 >正文
無為市洪巷鎮 田野激蕩新動能 奏響振興最強音

工廠育秧、林下套種、稻蝦混養、植保無人機防病蟲害…3月29日,春光明媚,天氣宜人。行走在洪巷鎮境內的鄉間田野,不禁感嘆現代農業發展的積極成效。近年來,洪巷鎮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結合實際,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優化產業布局,培育龍頭企業,大力發展現代農業。
聚力土地流轉,促進增產提質。緊扣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增綠目標,利用土地、林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成果,結合退耕還林,土地復墾,產業獎補的實施,大力流轉土地。引進經濟實體發展現代農業,建設100畝以上連片農業基地,實現了13個村(社)全覆蓋。聯合村被推薦為省“一村一品”蓮藕示范村,建成了龍泉村200畝市級早稻示范片和雙豐村200畝農作物化肥減量增效示范片。完成省級糧食提質增效萬畝片建設,恢復早稻種植面積1200多畝,全鎮糧食總產量保持在3.5萬噸以上。農業增長方式從依靠物質投入向依靠科技進步轉變,資源利用從粗放型向集約化、可持續轉變。

聚力結構優化,打造特色農業。著力優化種植業結構,引導農業生產向科技、集約、高效發展。通過“合作社+農戶”的方式,發展合作社42個,培育蕪湖市、無為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各1家,家庭農場131個,其中蕪湖市示范農場1家,無為市示范農場2家,并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新建了年加工7000噸徽金生態精米加工廠,著力打造香勤稻漁綜合種養省級示范點,在全國創新大賽中榮獲綠色生態獎。全鎮目前種植蓮藕12000余畝、荸薺3500余畝、稻漁及藕漁綜合種養1000余畝,螃蟹等特色水產養殖5500多畝,大白鵝年飼養量達10萬只。逐步實現產業結構從以生產為主向生產、加工、流通、服務轉變。
聚力農旅融合,發展現代農業。連續組織技術員、“土專家”開展林下套種、水產養殖、工廠育秧、機械栽培、稻蝦混養等技術培訓;鎮農服中心每年印發農業實用技術宣傳資料發放到每位農民手中,提高農業勞動者素質。認真實施農機購置補貼,加大實用農機具和農機技術推廣,不斷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充分挖掘本鎮區位優勢、資源優勢,立足農旅融合發展。寶金生態公司被命名為第五批安徽省大學生返鄉創業示范基地,積極打造戴安瀾愛國主義旅游項目,羅山菊花產業基地,聯合萬畝蓮藕基地、姥山薄殼山核桃等項目的建設。位于雙豐村的無為市理明家庭農場,采取工廠化育秧、機插秧,應用生物有機肥、生物農藥、無人機防等現代農業集成技術。深化與安徽農業大學在特色農業發展、產教融合方面的多項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轉化。積極推動返鄉、下村、本鎮人員在農村創業創新,催生出產業發展帶頭人,激發農村發展新動能,培育農業新的經濟增長點。(季一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