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巷鎮】:“四色爭艷”煥發鄉村“新氣象”
日前,羅山村被評為安徽省美麗鄉村重點示范村,這是洪巷鎮大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洪巷鎮以美麗鄉村建設為抓手,整合一切社會力量,凝聚強大合力,實現了鄉村顏值的全面提升。
產業綠,強發展。該鎮把發展綠色經濟作為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的出路。利用好資源稟賦,科學布局,通過土地流轉、個人承包租賃、成立合作社等形式,積極引導鼓勵群眾發展綠色種養殖。目前,全鎮蓮藕種植12000余畝,稻漁及藕漁綜合種養6000余畝;荸薺種植3500余畝;螃蟹等特色水產養殖5500余畝;大白鵝年飼養量達10萬只;薄殼山核桃種植2000余畝,黃菊花種植100余畝,綠色農業產業體系進一步豐富。全鎮現已發展合作社42個,家庭農場131個,初步形成村村有產業,戶戶有增收的發展格局。
公益橙,美環境。堅持兩手抓,一手抓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推進“農村三大革命”,一手抓好日常保潔護理,采取黨員干部分包路段、群眾認領房前屋后、公益崗人員重點管護的方式。開發88個公益性崗位,提供給年老體弱的困難群眾,讓他們成為“月薪族”,統一服裝,分散到鄉村各個主次干道、河道、公共場所,形成了以點連線、連線成片、連片成面的鄉村環境保潔新格局。
執法藍,促文明。改善城管隊伍辦工場所,依規配齊5名人員,統一制服,戴證上崗,配備必要車輛及工具,提升工作效率。將“親民服務、柔性執法”的服務理念融入日常執法、管理和服務中,采取勸導為主、查處為輔的模式對流動攤販、出店經營、散養家禽、違規店牌等耐心勸導、說服、拆除,維護良好市容秩序。對城管隊員進行網格化管理,分別承擔5個責任區內的巡查、發現、處理及上報等職責,根據工作效能兌現績效獎金。
志愿紅,倡新風。該鎮以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點為依托,成立了九支政治過硬、結構合理、專兼結合的志愿服務隊伍,成員包括鎮負責人、黨員、青年、巾幗、教師、學生、致富能人、退役軍人、五老人員等近300人,利用業余時間和節假日,圍繞“清潔家園”、“關愛老人”、“文化惠民”、“技術培訓”、“森林防火”、“安全宣講”、“疫情防控”、“防汛救災”等內容,定期開展各類志愿服務活動,“我參與,我奉獻,我快樂”的文明新風在全鎮悄然形成。(徐小松)
來源: 無為文明網
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