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埠鎮:“前線”+“后方”,巾幗無畏勇擔當
持續的強降雨,長江水位漲勢迅猛,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受到嚴重威脅,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牛埠鎮全鎮上下迅速響應,眾志成城,共抗天災。全鎮廣大婦女頂風冒雨,無懼擔當,用硬核行動為群眾撐起風雨中的保護傘。
堅守防汛一線不負使命
劉臘梅,青山村黨總支副書記。青山村所在的青山聯圩是長江外灘圩,一側是長江,另一側居住著人民群眾。劉臘梅同志按照上級關于人員轉移撤離的緊急通知,上門逐戶向受災威脅群眾發布轉移預警,開展宣傳動員工作。剛動過腿部手術,里面還有鋼板,整天一雙大膠靴,近二十公里的路,真是難為她了。臘梅主任的老公在外打工,為了不讓他擔心,她騙老公說自己就待在村部,不用出去跑。為此,她還屏蔽了老公的微信運動,生怕露出“蛛絲馬跡”。每日,臘梅主任與公安民警圍著青山圩反反復復地跑,生怕有一戶或一個人再躲在屋后,影響整體轉移工作。也會遇到極少數不好講話的,當言語感動不了他們,臘梅主任就用真情,用磨破的腳和開始有些跛的腿,用淋濕的衣服,還有額前的濕發告訴他們,其實,村干部真的不易。晚上端起盒飯,她告訴同行的同志,從家里帶來咸豆角和辣椒片,讓我可以把這盒飯吃得一粒不剩……
崇高師德筑起精神堤壩
暑假本是老師們的休息日,旅游、學習、帶孩子……很多教師有了各自的安排。但在無為實驗小學城南校區任職的李婷得知家鄉受災嚴重后,主動請纓來到安橋小學安置點,全天候為轉移群眾當好“服務員”,登記信息、核對人數、發放物資,無所不包。受災群眾里,還有幾名不忘帶著課本和作業過來安置的學生。在安置點的臨時“兒童之家”,有幾名學生正在認真地做作業、預習功課。看到這樣的情景,李老師很自然地坐在了學生圍坐的臨時課桌旁,幫她們檢查起了作業。一邊檢查作業,一邊詢問幾個孩子近期的學習情況,并告訴她們有什么不懂得問題可以做上標記,有空給他們解答。
社會愛心涌動互助守望
在夜以繼日的搶險救災中,一群特殊的人群出現在我們的視野里,她們就是曾活動在廣場上的廣場舞阿姨。面對汛情,她們想盡自己的一份力量,扛不起沙袋就用香噴噴的飯菜溫暖著一線防汛人員疲憊的心靈;上不了堤壩,就在安置點跳起廣場舞豐富轉移群眾的精神生活;“抗洪勇士 搶險尖兵”,贈部隊錦旗感謝他們沖鋒在前……
從防汛開始至今,她們不分晝夜堅持在前線或者后方,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巾幗英雄吃苦耐勞的高尚品德、為防汛抗災工作撐起了“半邊天”。(劉瓊)
來源: 蕪湖文明網
編輯: 侯杰